[发明专利]一种杏鲍菇栽培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94452.1 申请日: 2011-09-30
公开(公告)号: CN102668873A 公开(公告)日: 2012-09-19
发明(设计)人: 谌奇伟 申请(专利权)人: 谌奇伟
主分类号: A01G1/04 分类号: A01G1/04
代理公司: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代理人: 谢观素
地址: 223663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杏鲍菇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领域,具体涉及杏鲍菇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杏鲍菇学名:Pleurotus eryngii (DC.ex.Fr.) Quel. 又名雪茸、刺芹侧耳。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栽培和食用的十六种珍稀食用菌之一,我国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从国外引进栽培。它符合新食品资源的“天然、营养、保健”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嗜好功能: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味道鲜美,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它久煮不烂,色、香、味俱佳,口感好,适口性强,可增加食欲,适合加工(盐渍、制罐、晒干片后味道更加鲜美),保鲜和新鲜烹饪(可以素炒、或与肉、鱼等烹饪,下火锅,麻辣串等)是味道最好的一种的平菇类菌菇,被誉为“平菇王”。

二、营养功能:杏鲍菇含低糖、低脂肪、高蛋白质,含18种氨基酸,特别是含有人体必须而自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杏鲍菇还含有磷、钾、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三、生理保健功能:杏鲍菇含有特异性真菌多糖,经常食用可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它含有丰富的寡糖,具有美容、抗衰老功效。此外,由于粗纤维含量高,具有增强肠胃蠕动的功能,对消化系统具有一定的疗效。

国内杏鲍菇已从季节性栽培向工厂化栽培转变。在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引进我国的短短几

年中,企业数量和产品量都得到突飞猛进地增长,栽培设施也逐渐完善,但是大多数生产企业仍是凭经验管理,都处于起步阶段,产量参差不齐。无论是季节性栽培还是工厂化栽培,其模式都是将培养料装于袋或瓶内,然后将其放置于架子上,进行发菌、出菇、采收,采收后的培养料一般都作为废料丢弃,或被用作有机肥的原料。杏鲍菇采收后的培养料仍含有许多有益于菇类生长的成分,作为废料丢弃,或作有机肥的原料,培养料中的有益成分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相应增加了杏鲍菇的栽培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杏鲍菇栽培方法,使培养料中的有益成分得到充分利用,最大化的提高培养料单位体积的出菇量,降低杏鲍菇的栽培成本。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杏鲍菇栽培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大棚内外环境清扫干净,将草帘和薄膜掀起,让阳光暴晒3—5天,进行自然阳光消毒;

(2)开畦:畦宽1.0~1.5米,畦深比菌棒长度深2-5厘米;

(3)按常规方法栽培一茬菇,在一茬菇采收结束后,从塑料袋或瓶内取出出过菇的菌棒,用刀削去已出菇端原基,然后将菌棒直立排放在畦内,行距、株距分别为4-6㎝,边脱袋、边排放菌棒、边覆土,覆土厚度为2-5厘米;

(4)菌丝恢复期管理:在菌棒定植后,首先要向步骤(3)覆土后的菌棒喷水,以补充菌棒内水分,之后10-20天中,始终保持土壤呈湿润状态,当土壤出现发白干燥时,要及时喷水补充土壤的水分;棚内湿度:空气湿度为60-80%,土壤湿度为15-25%,棚内温度:空气温度为10℃~25℃之间,土壤温度为10-18℃,并采用弱光照射;在保证温度、湿度前提下,尽量加大通风,促进新菌丝生长;

(5)子实体发育阶段的管理 :当原基形成后,子实体生长发育期间,要继续做好温度、湿度、空气的调节管理;

棚内温度控制在13℃~18℃之间,棚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之间;

定时通风换气,通风换气后要确保菇房内温度不低于10℃;

(6)待杏鲍菇长至10-16厘米时采收。

步骤(3)中所覆土壤为取自距耕地地面10厘米以下的土壤。步骤(3)中所覆土壤为细粒土,直径为0.2~1.5厘米,含水量为20%~22%。

本发明在二茬菇采收后,可种植西红柿一类的植物,在种植期间,无需施肥,每亩地产量与常规种植相当。

本发明在常规栽培一茬菇后,将菌棒移栽于大棚内的土壤中,继续培养二茬菇,在二茬菇采收后,即可种植西红柿一类的植物,不仅使菌棒中的营养成分得到充分利用,节约了资源,提高了培养料单位体积的产量,降低了杏鲍菇栽培成本,而且实行轮作,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本发明的栽培方法,使培养料的单位体积产量比常规的一茬栽培提高了6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谌奇伟,未经谌奇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44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