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射泵及空调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94200.9 | 申请日: | 2011-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4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 发明(设计)人: | 丸山智弘;川俣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奈可关精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4F5/00 | 分类号: | F04F5/00;F25B4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喷射泵 空调 装置 | ||
1.一种喷射泵,其特征在于,
该喷射泵包括喷出口、散流器、抽吸孔、高压制冷剂通路、喷嘴部,该喷出口用于喷出相对高压的制冷剂与相对低压的制冷剂混合后的制冷剂;该散流器在该喷出口的上游与该喷出口同轴配置,其内径随着远离上述喷出口而渐渐缩小;该抽吸孔与该散流器的最小径部分的上游相连续且与上述喷出口同轴地配置,用于引导上述低压的制冷剂;该高压制冷剂通路用于将上述高压的制冷剂引导至上述散流器;该喷嘴部用于在比上述最小经部分靠下游处自该高压制冷剂通路向上述散流器内喷出上述高压的制冷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
包括管状的喷嘴外侧构件和配置在该喷嘴外侧构件的径向内侧的管状的喷嘴内侧构件,
上述喷出口形成在上述喷嘴外侧构件的一端部,
上述抽吸孔形成于上述喷嘴内侧构件,
上述高压制冷剂通路和上述喷嘴部分别形成在上述喷嘴外侧构件和上述喷嘴内侧构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嘴内侧构件具有喷嘴管部,该喷嘴管部用于在其与上述喷嘴外侧构件之间形成上述喷嘴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嘴部具有沿上述喷嘴内侧构件的周向配置的多个喷嘴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喷嘴孔在上述喷嘴管部的外周面上沿周向与凸部交替配置,该凸部与上述喷嘴外侧构件的内周抵接且沿上述喷嘴管部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该多个喷嘴孔沿上述散流器的轴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
上述散流器具有第1散流部和第2散流部,该第1散流部形成于上述喷嘴外侧构件的上述一端部的内周面,该第2散流部形成于上述喷嘴内侧构件的靠上述喷出口一侧的前端内周部处,其内径从前端的开口朝向上述抽吸孔渐渐缩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嘴部自上述第1散流部和上述第2散流部之间将上述高压的制冷剂喷出至上述散流器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嘴内侧构件具有喷嘴管部,该喷嘴管部用于在其与上述喷嘴外侧构件之间形成上述喷嘴部,上述第2散流部形成于上述喷嘴管部的内周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嘴内侧构件具有喷嘴管部,该喷嘴管部用于在其与上述喷嘴外侧构件之间形成上述喷嘴部,在上述喷嘴外侧构件上形成有与上述第1散流部的最小经部分连续形成的管插入孔,上述喷嘴管部插入上述管插入孔内,在该喷嘴管部和上述管插入孔的内周之间形成上述喷嘴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散流部的内表面与上述散流器的轴线所成的角度和上述第1散流部的内表面与上述散流器的轴线所成角度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
上述散流器在上述喷嘴部的上述喷出口侧位置沿轴向具有内径恒定的助流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
当将上述抽吸孔的直径设为D时,上述助流部的轴向尺寸L1满足L1≤3D的关系。
13.一种空调装置,其在依次具有权利要求1记载的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的制冷循环中,配置在上述膨胀阀的下游,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蒸发器具有第1蒸发器与第2蒸发器,
通过了上述膨胀阀的制冷剂被分支为第1分支路与第2分支路,
上述第1分支路经由毛细管与上述第1蒸发器的入口侧相连接,
上述第1蒸发器的出口侧与上述喷射泵的上述抽吸孔相连接,
上述第2分支路与上述喷射泵的上述高压制冷剂通路相连接,
上述喷出口与上述第2蒸发器的入口侧相连接,
上述第2蒸发器的出口侧与上述压缩机的入口侧相连接,
在通过了上述膨胀阀的制冷剂从上述喷嘴部向上述散流器内喷出而形成的驱动流的作用下,通过了上述第1蒸发器的制冷剂被从上述抽吸孔抽吸到上述散流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奈可关精株式会社,未经康奈可关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420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