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六向电动调整的车载座椅头枕机芯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94186.2 | 申请日: | 2011-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9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 发明(设计)人: | 焦登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登科 |
| 主分类号: | B60N2/48 | 分类号: | B60N2/4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调整 车载 座椅 机芯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头、颈部支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车载座椅靠背上可六向电动调整头枕机芯。
二、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车载座椅靠背上的头枕,存在以下缺点:
1、目前多数车载座椅靠背头枕缺乏汽车追尾碰撞时对头部的安全防护功能。
2、一般车载座椅靠背头枕的水平、垂直位置与仰俯角度不能自动调整。仅可在高度方向实施手动调整,或增加头枕垫,而不能自如改变头枕的水平、垂直位置与仰俯角度,缺乏坐靠时的整体舒适感。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现有产品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六向电动调整的车载座椅头枕机芯,可手动调整并可智能化控制人体头部与座椅头枕间的距离,当出现追尾情况时,可对乘员头颈部提供有效的安全防护,并使人们在坐靠时更加安全与舒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可六向电动调整的车载座椅头枕机芯,由固定支撑机构、水平行走机构、角度调整机构、垂直行走机构、插杆槽移动遮挡机构和电控部分组成;固定支撑机构由固定支撑组件构成;水平行走机构包括水平行走减速器组件和水平行走运动组件;角度调整机构包括角度调整减速器组件和角度调整组件;垂直行走机构包括垂直行走支撑组件、垂直行走减速器组件和垂直行走运动组件;插杆槽移动遮挡机构由移动遮挡组件构成;电控部分包括外置开关与内置控制电路板。
所述的可六向电动调整的车载座椅头枕机芯,其角度调整轴、水平行走轴、垂直行走轴依次从枕体后部至前部相互平行安装,其中角度调整轴与垂直行走轴,可沿水平行走轴的轴线为圆心相对平行转动;水平行走轴同时作为水平行走减速器、角度调整减速器与垂直行走减速器共用的减速器轴,三个减速器的带齿轮蜗轮及减速组合齿轮均可旋转的安装在其上;三个电机轴上的蜗杆分别与三个减速器的蜗轮相啮合,通过各自的减速器对三个轴分别实现转矩输出;当各减速器停止时,又分别通过各自的蜗杆蜗轮机构对三个轴实施自锁锁定;导线经中空的升降插杆被引入机构内,内置控制电路板通过电磁感应信号的拾取与转换,实现自动控制人体头部与座椅头枕间水平与垂直方向的距离;内置控制电路板通过与外置的三个开关连接,可用手动开关分别控制装置的水平、垂直与角度的六向电动调整运动及手动与自动的切换,左、右升降插杆在与座椅头枕插杆孔位置处,设有可供手动升降的调节、止动装置。
所述的可六向电动调整的车载座椅头枕机芯,将水平行走机构、角度调整机构、垂直行走机构、插杆移动遮挡机构等驱动部分、运动与制动部分、内置电路等控制部分,均集中置于头枕机芯的固定支撑机构内,即将驱动、运动与制动、控制这些一般机构的三大功能要素,均集中置于头枕机芯内,使得头枕自身相对于座椅成为独立运行的子系统;整个装置由垂直行走组件中的左、右升降插杆,可水平、垂直移动并可前后摆动地安装固定在车载座椅头枕插孔中。
所述的可六向电动调整的车载座椅头枕机芯,利用安装在左、右支撑板前部与安装在下支撑板下部的面料拉杆对柔性支撑体外部头枕面料的拉拽,该机芯可方便的组装成可对人体颈部提供柔性支撑的车载座椅头枕。
所述的可六向电动调整的车载座椅头枕机芯,其枕体外部为左右对称形状,内部机构的设置及外置开关按左右对称中心线镜像变换位置后,其功能不变;当内部机构的设置,以水平行走轴中心垂直线镜像变换位置后,机构的功能不变;无论将各电机蜗杆集中或是分别置于角度调整轴与水平行走轴两轴中间驱动蜗轮,还是变换至置于垂直行走轴与水平行走轴两轴中间驱动蜗轮,机构的功能不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登科,未经焦登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41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腹箱形双梁架桥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自主破料功用的料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