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协作多点传输的随机序列帧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3748.1 | 申请日: | 201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7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曹志强;张忠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7073 | 分类号: | H04B1/7073;H04B1/7097;H04L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协作 多点 传输 随机 序列 结构 | ||
1.基于协作多点传输的随机序列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排列的时间同步序列、频偏检测序列、时间正交序列、循环间隔序列、频偏检测序列、时间正交序列、循环间隔序列。
2.基于协作多点传输的随机序列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排列的时间同步序列、时间正交序列、频偏检测序列、循环间隔序列、时间正交序列、频偏检测序列、循环间隔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协作多点传输的随机序列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同步序列包括第一PN序列,以及分别排列于该第一PN序列前后两端的保护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协作多点传输的随机序列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偏检测序列包括第二PN序列,以及分别排列于该第二PN序列前后两端的保护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协作多点传输的随机序列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N序列的长度为256帧,第二PN序列的长度为128帧,而所有保护间隔均为32帧的0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协作多点传输的随机序列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正交序列为与频偏检测序列等长的0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协作多点传输的随机序列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间隔序列为长度为128帧的0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374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痤疮丙酸杆菌的方法和组合物
- 下一篇:速学易用的实物教学制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