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遮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3537.8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1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沢田和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J7/04 | 分类号: | B60J7/04;B60J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金霞;吴焕芳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遮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涉及一种车用遮光装置。
背景技术
JP2010-120537A(称作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已知的车用遮光装置。根据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已知车用遮光装置,为了打开和关闭相互连动的导轨的分别沿分离开的槽滑动的多个遮光面板,设置在操作侧遮光面板的后边缘处的驱动衬套与设置在从动侧遮光面板的前边缘和后边缘处的接合衬套接触而接合至接合衬套。出于减小当驱动衬套接触接合衬套时产生的冲击噪声的目的,驱动衬套由例如橡胶之类的弹性构件制成。
JP2004-249850A(称作专利文献2)公开了另一种已知的车用遮光装置。根据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已知车用遮光装置,设置在操作侧遮光面板的后边缘处的接触销构造为接触设置在从动侧遮光面板的前边缘处的从动接触销来关闭从动侧遮光面板,而操作侧遮光面板的后边缘构造为接触从动侧遮光面板的后边缘凸缘部来打开从动侧遮光面板。
然而,根据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车用遮光装置,由于驱动衬套和接合衬套设置在容易变形的每个遮光装置上,在沿着上下方向施加大量载荷的情况下,或者在以惯性操作每个遮光面板的情况下,驱动衬套可能越过接合衬套并与接合衬套脱开。
此外,根据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车用遮光装置,因为接触销和从动接触销设置在操作侧遮光面板与从动侧遮光面板之间,所以会增加多板式遮光装置的厚度。
因此存在对于阻止衬套的无意脱开并减小多板式遮光装置的厚度的车用遮光装置的需要。
发明内容
如前所述,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用遮光装置,其包括:一对导轨,该一对导轨在设置于车顶上的透光部的侧边缘处延伸,导轨设置成彼此相对;多个延伸部,该多个延伸部形成在每个导轨上并且向相对的导轨延伸,延伸部限定滑动凹入槽;滑动构件,该滑动构件由延伸部支承并且可滑动地设置在每个滑动凹入槽中;接合部,该接合部形成在每个所述滑动构件上;以及多个遮光面板,该多个遮光面板分别通过滑动构件可滑动地支承在滑动凹入槽中,所述遮光面板构造为通过在遮光装置的打开操作和关闭操作至少其中之一的过程中每个接合部的接合而彼此连动(interoperate)。
根据本公开的构造,因为由延伸部支承的滑动构件处设置有接合部,所以阻止了相互接合的滑动构件之间的相对移位,从而阻止滑动构件的松脱。此外,由于阻止了滑动构件的松脱,所以减小了接合部的高度,并由此减小了遮光装置的厚度。
根据本公开,延伸部包括上延伸部、下延伸部和中间延伸部,上延伸部向相对的导轨延伸而与接合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并且形成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上部处,下延伸部向相对的导轨延伸而与接合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并且形成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下部处,而中间延伸部在车辆上下方向上设置在上延伸部和下延伸部之间并且具有与上延伸部和下延伸部相比更短的延伸长度。接合部在车辆上下方向上设置在上延伸部与下延伸部之间并且位于向相对的轨道延伸的中间部的末端附近。
根据本公开的构造,因为上延伸部和下延伸部与接合部重叠,所以阻止了相互接合的接合部之间的相对移位,从而稳固地支承接合部。此外,因为接合部设置在中间延伸部的末端附近,故而可以避免中间延伸部与接合部沿着遮光装置的厚度方向的重合,由此减小了车用遮光装置的厚度。
根据本公开,接合部对应于沿着车辆上下方向伸出的伸出部。车用遮光装置还包括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构造为关于遮光面板的打开和关闭方向与伸出部接触。
根据本公开的构造,因为伸出部设置有弹性构件,所以减轻了当伸出部相互接触时的冲击,从而阻止了噪声的产生。
根据本公开,伸出部的在沿着车辆上下方向的伸出方向上的端部相对于弹性构件沿着伸出方向伸出。
根据本公开的构造,因为伸出部的沿着伸出方向的端部相对于弹性构件沿着伸出方向伸出,并且可以防止弹性构件与遮光面板之间的滑动接触,所以阻止了由弹性构件的卡滞造成的堵塞或粘着。
根据本公开,伸出部设置有保持槽,该保持槽形成为在垂直于遮光装置的打开和关闭方向设置的表面上的凹入构形,而弹性构件装配至保持槽中以保持在保持槽中。
根据本公开的构造,弹性构件装配至保持槽中而被稳固地保持至伸出部。
根据本公开,弹性构件对应于橡胶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未经爱信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35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