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要素几何精度弱化的GIS矢量数据伪装与还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3514.7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9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安波;闾国年;张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24 | 分类号: | G06F21/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004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要素 几何 精度 弱化 gis 矢量 数据 伪装 还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理信息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几何精度弱化技术进行GIS矢量数据伪装与还原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地理信息的安全防护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利益,是当前急需解决的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问题。特别是当今空间数据共享需求逐步扩大,地理信息服务应用不断拓展的情况下,地理信息的安全问题进一步突出。作为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主要数据内容的GIS矢量数据,其信息安全研究更是至关重要。
目前,信息伪装已成为信息安全研究中除密码学之外的另一重要分支。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及专利检索结果分析表明,目前,在信息伪装的研究方面,所研究的载体数据类型主要包括图像、视频、遥感影像、DEM等。但是,矢量数据由于其具有无固定存储顺序的数据组织、多样的数据格式、强大的可视化表达手段、复杂的投影变换、繁多的空间分析应用,以及精度高、冗余少等诸多方面的特性,使得针对矢量数据的信息伪装研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较大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基于要素属性信息进行要素几何精度弱化的思路,提出一种针对GIS矢量数据的伪装与还原方法,以有效提高GIS矢量数据在数据传输、脱密处理中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要素几何精度弱化的GIS矢量数据伪装与还原方法,主要包括以下过程:
(1)伪装过程:
步骤一:打开一个GIS矢量数据图层文件,读取属性字段名称,设置处理用的数值型属性字段名称;设置8位二进制随机信息作为密钥Key,并存入密钥文件;
步骤二:判断图层类型,如果为点图层数据,则执行步骤三;如果为线面图层数据,则执行步骤四;
步骤三:
(a)分别读取一点要素的所指定属性信息和几何信息到数值型变量a和点对象Point中;
(b)基于如下公式(1),进行Point值的精度弱化:
Point.x=Point.x+1/f(a)
Point.y=Point.y+1/f(a) (1)
其中,函数f(a)为取变量a的属性等级,其值域为[1,n],n为正整数;1/f(a)运算中的小数位数,与相应点的小数位数保持一致;
步骤四:
(a)读取一个要素中所有点的几何数据到数组队列D中,其指定属性信息读取到数值型变量a中;
(b)针对数组队列D中的每一个点,基于如下公式(2),进行Point值的精度弱化:
Point.x=Point.x+1/f(a) *g(Key, Mod(i,8))
Point.y=Point.y+1/f(a) *g(Key, Mod(i,8)) (2)
其中,i为数组队列D中点的序号;Key为密钥;函数Mod()为取余函数;函数g()为基于点序号i值所确定的余数从密钥Key中取出相应位的取值,其值为0或1;函数f(a)为取变量a的属性等级,其值域为[1,n],n为正整数;1/f(a)运算中的小数位数,与相应点的小数位数保持一致;
步骤五:根据不同的图层类型,循环执行步骤三或步骤四,直至每一要素处理完毕后,保存伪装后的数据文件;
(2)还原过程:
步骤一:选择处理用属性字段名称,打开一个GIS矢量数据图层文件;读取密钥文件并设置密钥Key;
步骤二:判断图层类型,如果为点图层数据,则执行步骤三;如果为线面图层数据,则执行步骤四;
步骤三:
(a)分别读取一点要素的所指定属性信息和几何信息到数值型变量a和点对象Point中;
(b)基于如下公式(3),进行Point值的精度弱化:
Point.x=Point.x-1/f(a)
Point.y=Point.y-1/f(a) (3)
其中,函数f(a)为取变量a的属性等级,其值域为[1,n],n为正整数;1/f(a)运算中的小数位数,与相应点的小数位数保持一致;
步骤四:
(a)读取一个要素中所有点的几何数据到数组队列D中,其指定属性信息读取到数值型变量a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35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交换机的动态可控方法
- 下一篇:用于在两侧或多侧贴标签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