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态种植普陀鹅耳枥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3443.0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4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林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红 |
主分类号: | A01C7/00 | 分类号: | A01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5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态 种植 普陀 鹅耳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种植方法,属于农业种植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液态种植普陀鹅耳枥的方法。
背景技术
普陀鹅耳枥为落叶乔木,高达14m,胸径70cm,雌雄同株,雄花序短于雌花序,为中国特有珍稀植物,在保存物种和自然景观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是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种;由于森林资源稀少和野外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普陀鹅耳枥处于濒危状态。在对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要的今天,保护我国特有的普陀鹅耳枥显得尤为重要。因普陀鹅耳枥开花结实期间常受大风侵袭,致使结实率很低,种子即将成熟时,复受台风影响而多被吹落,更新能力极弱,树下及周围不见幼苗,已处于濒临灭绝境地,一般都是采用播种繁殖,但移栽易成活,由于其籽粒小,发芽需要水份充分,所以普通撒播方法至使其出苗率低、芽苗分布不均匀,浪费种子、田间管理费工费时,致使其产量低、成本高。
长期以来“野生无主,谁采谁有”的观念在部分人群中根深蒂固,加之经济利益的驱动和法制观念、保护意识的淡薄,随意采伐,也对其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应该开发研究加强对普陀鹅耳枥引种和驯化,且不断扩大栽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其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液态种植普陀鹅耳枥的方法,该方法不但能在平地播种,而且也能在丘陵、道路两侧的坡地、废弃地里种植,尤其该方法能保水,使其出苗率高,田间管理简单、产量高、成本低。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液态种植普陀鹅耳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普陀鹅耳枥种子与混合浆混合均匀,组成喷播的浆液;将浆液用高压水泵均匀地喷洒在土地上,在地表上形成了含有普陀鹅耳枥种子的膜。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液态种植普陀鹅耳枥的方法,其实现方案为:
a.按重量百分比取:1~8%普陀鹅耳枥种子与97~99%混合浆混合均匀,组成喷播的浆液;
所述混合浆由除草剂、纸浆、化肥、保水剂、水组成,按重量百分比它们各占如下比例:除草剂1~5%、纸浆6~18%、化肥6~18%、保水剂1~5%、水60~80%,将浆液用高压水泵均匀地喷洒在土地上,在地表上形成了含有普陀鹅耳枥种子的膜。
b.将a步骤混合后形成的含有普陀鹅耳枥种子的膜在室温下水合20~30min,将水合完成的种子膜置于温度为23~27℃环境中,为了加快植物种子萌发速率,将其一并置于转速为100~120rpm的摇床上振荡培养,待种子萌发,再将其移植再种。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液态种植普陀鹅耳枥的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适合于平地、丘陵种植;具有保水效果好,出苗率可达70~80%,苗分布均匀,减少了田间管理的工作量,产量高,使种植普陀鹅耳枥的成本大大降低,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在自然条件下,减缓普陀鹅耳枥面临的退化和灭绝;以长远观点看,对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必不可少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液态种植普陀鹅耳枥的方法具体如下:
实施例1
a.按重量百分比取:2%普陀鹅耳枥种子与97%混合浆混合均匀,组成喷播的浆液;混合浆由除草剂、纸浆、化肥、保水剂、水组成,按重量百分比它们各占如下比例:除草剂2%、纸浆15%、化肥10%、保水剂2%、水68%,将浆液用高压水泵均匀地喷洒在土地上,在地表上形成了含有普陀鹅耳枥种子的膜;
b.将a步骤混合后形成的含有普陀鹅耳枥种子的膜在室温下水合30min,将水合完成的种子膜置于温度为25℃环境中,为了加快植物种子萌发速率,将其一并置于转速为120rpm的摇床上振荡培养,待种子萌发,再将其移植再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红,未经林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34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