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OsMYB基因的编码序列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92959.3 申请日: 2011-09-30
公开(公告)号: CN102329805A 公开(公告)日: 2012-01-25
发明(设计)人: 马红;葛晓春;郭长奎 申请(专利权)人: 复旦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29 分类号: C12N15/29;C07K14/415;C12N15/84;A01H5/00;C12Q1/68;C12N15/70;C12R1/19
代理公司: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代理人: 陆飞;盛志范
地址: 200433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水稻 osmyb 基因 编码 序列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水稻中表达的转录因子OsMYB基因的克隆,转基因载体的构建,以及基因的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农业生产中用水最多的作物。干旱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如何减少水稻对水的依赖,使其具有节水抗旱的特性,对我国的粮食、水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分子育种,将抗旱相关基因转入优良的水稻品种中,改良其抗旱性,培育既抗旱又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是抗旱育种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通过水稻基因芯片的方法筛选到了多个干旱诱导基因如(OsMYB),通过转基因技术调节这些基因的体内表达水平,可以改变水稻的抗旱能力。

本申请中涉及的MYB转录因子是植物转录因子中最大的家族之一,以含有保守的MYB结构域为共同特征,现在的研究证明,它广泛参加了植物次生代谢调控、细胞形态发生、胁迫应答、分生组织形成及细胞周期控制等(乔孟等,2009; Xie et al.,2010)。MYB家族含有1~3个由51~53个氨基酸组成的呈螺旋-转折-螺旋构象的不完全重复序列,根据结构域R(重复)数量分为3个亚族:含有1个R结构域的R1-MYB亚族,含两个R的R2R3-MYB亚族和含3个R的R1R2R3-MYB亚族(Stracke et al.,2001)。植物中绝大多数MYB转录因子属于R2R3-MYB亚族,以N-端含有由两个MYB结构域构成的DNA结合功能域为共同特征(Martin和Paz-Ares,1997)。

植物中MYB基因数目众多,近十年来人们对MYB基因进行了大量而广泛的研究,在拟南芥、水稻、玉米和棉花中分别鉴定了198、183、80和200个MYB基因,而在小麦中仅鉴定到23个MYB基因(Chen et al.,2005),对其功能也有了深入的了解。大量研究结果表明MYB基因参与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如调控次级新陈代谢植物,细胞形态发生,调控花和种子的形成,控制细胞循环等。此外,MYB基因在抵御和应答逆境胁迫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水稻OsMYB4在胁迫信号转导网络中起重要的作用,过量表达的转基因拟南芥和番茄均表现强的抗低温及干旱作用(Vannini et al.,2004; Candida et al.,2007);Abe等(2003)证明AtMYB2参与干旱胁迫应答,Dai等(2007)发现OsMYB3R-2过量表达能提高转基因拟南芥对低温、干旱、高盐等的抗性;Liang等(2005)发现AtMYB61参与调节气孔的开闭以减少水分散失。另有证据表明,保卫细胞中特异表达的AtMYB60基因参与了对干旱胁迫应答的负调控作用(Cominelli et al. 2005)。拟南芥的AtMYC2AtMYB2转录因子,在逆境下表达增强,同时也增强了干旱应答基因rd22AtADH1的表达。在干旱胁迫下,AtMYC2AtMYB2蛋白也作为ABA途径的转录激活子发挥功能(Abe et al. , 200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受干旱诱导的转录因子OsMYB,其编码序列和含该核酸序列的载体及宿主。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编码水稻OsMYB蛋白的基因在提高植物抗逆性(包括但不限于抗旱、耐冷、抗盐等)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编码水稻OsMYB蛋白的基因在调节植物抗逆性相关基因表达,增强水稻抗逆性的应用。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个新的水稻转录因子OsMYB的核苷酸顺序,它编码一个受干旱诱导的转录因子OsMYB(Os05g0442400),涉及调控其它基因的转录,主要表现是能够增加水稻的抗旱性。水稻OsMYB(Os05g0442400)基因全长1198bp,其OsMYB的开放阅读框为930bp,其中内含子268bp(下划线标出)和cDNA编码区序列长549bp(黑体标注),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本基因编码182个氨基酸,如SEQ ID NO.3所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29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