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更换水轮机下止漏环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2800.1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0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郭靖;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3/12 | 分类号: | F03B3/12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 51106 | 代理人: | 刘克勤;段雪茵 |
地址: | 618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更换 水轮机 下止漏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设备行业,具体是一种在水轮发电机组上便于更换下止漏环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大型中、高水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上,下部止漏环7一般设置在转轮3下环靠出水边的位置上,其静止部位一般设置在对应的座环6上,为不可拆卸部件。
在机组安装时,现有常规结构需要在现场冷套下止漏环7,下止漏环7套装好后进行焊接固定,然后需根据转轮3外圈尺寸、配合加工下止漏环7,因此还需同时提供加工下止漏环7的现场加工工具。现场加工工具的加工精度较低,安装调试复杂,使得下止漏环7的安装周期长,效率较低。
特别是在机组后期维护时,对下止漏环7的维护和更换极为困难。维护时,需要在机坑内进行修补,修补工作量较大时,必须采用加工工具在机坑内进行加工,直到内圆面到合适尺寸。当下止漏环7出现较大磨损时,需要对下止漏环7进行更换,需要对原部件采用吹刨等破坏方式取掉原有下止漏环7,再按照安装顺序重新安装新的下止漏环7、仍然是采用冷套的方法,安装完成后还需要在坑内进行现场加工。因此,现有的对下止漏环7安装、更换的技术方案,存在安装周期长、效率低,大量浪费人力物力,机组维护更换难度大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实用的、在水轮发电机组上便于更换下止漏环的辅助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更换水轮机下止漏环的装置,下止漏环设置在转轮外圈和座环之间,所述座环与下止漏环之间还设置有一个副底环,所述副底环的内圈与下止漏环的外圈接触、并将两者固定连接,副底环的上、下两端连接座环。
所述副底环与下止漏环焊接为一体。
所述副底环的截面呈“E”型或“C”型,其外圈的上、下两端设置有连接块。
所述副底环的上端或/和下端的连接块与座环上对应设置有可拆卸的连接件和安装孔。
所述副底环呈“E”型时,其外圈上的中间部分是加强块。
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提供的更换水轮机下止漏环的装置,通过结构上的创新,使得水轮机下部静止漏环的安装、修补和更换过程更为简便可行,处理效率极大提高,并缩短处理周期,同时节约一套工地的下止漏环加工设备。本发明适用范围广,是生产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利于大规模使用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表示:1-主轴、2-顶盖、3-转轮、4-导叶、5-底环、6-座环、7-下止漏环、8-副底环、9-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是一种更换水轮机下止漏环7的辅助装置,下止漏环7设置在转轮3的内圈和座环6之间。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增加一个可拆卸的部件——副底环8,将下部静止漏环7设置为一个活动可拆卸部件。
采用本结构形式的下止漏环7,下止漏环7不需要安装到位后加工,而是将副底环8的内圈与下止漏环7的外圈接触、并将两者固定连接为一体,在制造厂内将其尺寸加工完成;然后直接将两者安装在转轮3和座环6之间,并使得下止漏环7与转轮3的外圈保持一定距离,适当调整使其满足位置要求;最后将副底环8的两端可拆卸的连接座环6,使得下止漏环7与副底环8的位置固定。
安装后现场打定位销9,在电站维护期间可以直接将副底环8吊出机坑,对下止漏环7进行修磨并加工到位,处理好后再将副底环8安装到位,可以减少现场工作量,提高安装、检修效率。在下止漏环7磨损较严重时,可以采用直接更换备品的方式,极大的缩短检修周期。
具体的,副底环8截面呈“E”型或“C”型,其光滑的内圈贴紧下止漏环7的外圈,其外圈的上下端部设置有连接块,该连接块相应连接座环6的上、下端面。副底环8的上端部或/和下端部、与座环6的连接处设置有可拆卸的连接件和安装孔,该连接位置上,可以通过螺栓把合或定位销9销接固定等多种可拆卸连接方式,将副底环8与座环6紧密贴合、固定安装。图2所示的是“E”型截面的副底环8,其外圈上的中间部分延长出一个加强块,用于增强结构的刚性。座环6的截面呈反“C”型,其内圈包围副底环8的外圈安装,副底环8与座环的6连接部分设置在上端面的连接块上,该连接块上与对应的座环6上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定位销9和安装孔。
在机组安装时,在制造厂将下止漏环7和副底环8组合为一体结构并将尺寸加工完成,然后进行现场吊装调整到位后,再攻钻定位销孔。打好定位销9后即完成安装,即省掉了工地加工工具,又节约安装时间,同时安装更为简便。在机组维修时,可以将副底环8和下止漏环7整体吊出机坑,运输到制造厂或检修厂进行修补处理,并加工到位,处理效率极大提高,并缩短处理周期。当下止漏环7出现较大磨损、需要对下止漏环7进行更换时,只需将副底环8和原下止漏环7整体吊出机坑,再整体吊入备品下止漏环7和副底环8,调整好后打上定位销9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28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