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后角宽孔倒角刀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2707.0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0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倪高明;周磊;左小陈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7/00 | 分类号: | B23B27/0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2007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后角宽孔 倒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切削工具,尤其涉及变后角宽孔倒角刀。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领域,尖角的存在不但给零部件之间的装配造成一定的困难,而且容易对操作者造成伤害,因此,对尖角一般还要进行倒角加工。公知的孔倒角工具为麻花钻和定心钻,由于麻花钻和定心钻主要用来钻孔加工,其槽型没有针对倒角工序进行专门设计,存在绝对值较大的负径向前角、切削不锋利等问题,因此常出现倒角面有毛刺、振纹,倒角不光滑等现象。
现有刀具越靠近刀具中心,回转半径越小,切削速度越低;越远离刀具中心,回转半径越大,切削速度越高,根据金属切削原理可知,切削速度越高处,磨损越剧烈,越容易出现崩刃现象;同时,在公知技术中,一般的金属切削工具其后角宽都是均匀一致的,但是,对于倒角刀而言,倒角齿上每个点的切削速度均不相等,若采用等后角宽的结构,在保证了刀具最外缘处倒角齿强度的情况下,刀具最中心处后角宽过宽,滞后量不够,存在高出刃口的部分,导致刀具无法进行正常切削;在保证了刀具最中心处倒角齿强度的情况下,则刀具最外缘处强度明显不足,切削过程中容易崩刃。
另外,公开号为CN101780548A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倒角刀,它具有圆柱形的刀具本体,刀具本体的后端形成柄部,前端形成切削部分,切削部分上开设有一条从锥形钻尖向后延伸的排料槽,排料槽的一个侧面形成前刀面,前刀面与锥形钻尖的外表面之间的交线形成切削刃,刀具本体为碳化钨。该种倒角刀的优点是刀具具有非常好的耐磨性和耐热性,加工表面光洁,精度高,但还是存在以下两个缺陷:1、只设有一条排料槽、一个前刀面和一个切削刃,在倒角加工中,由于只有一条切削刃,切削过程中刀具受力不平衡,容易发生偏摆,导致加工表面光洁度变差,严重情况下甚至可导致刀具折断;2、由于只有一条切削刃,每齿进给量有限,其倒角效率也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加工效率高、加工表面光洁度好、使用寿命长的变后角宽孔倒角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后角宽孔倒角刀,包括柄部和切削部,所述切削部设有倒角齿和容屑槽,所述倒角齿设有后角值依次增大的第一后刀面、第二后刀面和第三后刀面,且各后刀面的宽度自切削部外周向中心逐渐减小。
所述第一后刀面的后角β1的范围为2°≤β1≤10°;所述第二后刀面的后角β2的范围为20°≤β2≤30°;所述第三后刀面的后角β3的范围为35°≤β3≤60°。
在靠近所述切削部中心处,所述第一后刀面的后角宽B31的范围为0.01mm≤B31≤0.1mm;所述第二后刀面的后角宽B41的范围为0.01mm≤B41≤0.2mm;所述第三后刀面的后角宽B51的范围为0.01mm≤B51≤1mm。
在靠近所述切削部外周处,所述第一后刀面的后角宽B32,0.2mm≤B32≤0.3mm;所述第二后刀面的后角宽B42,2.5mm≤B42≤3.5mm;所述第三后刀面的后角宽B52,4mm≤B52≤8mm。
所述容屑槽为直槽结构,所述容屑槽在径向剖面上由第一直线、圆弧以及第二直线依次连接构成,并且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分别与圆弧相切。
所述第一直线到切削部中心的距离D的范围为-0.05mm≤D≤+0.05mm。
所述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的夹角为槽型角α,90°<α<130°。
所述倒角齿设有两条以上,所述两条以上倒角齿沿切削部周向均匀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27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盘切边装置
- 下一篇:一种磁性金属-金核壳型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