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吸式叶轮的离心浇注铸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2104.0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8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柱;李洪林;付建翔;王民生;张志勇;张述祥;刘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电力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B22D13/00 | 分类号: | B22D1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绍琳;苏宇锋 |
地址: | 450004***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吸式 叶轮 离心 浇注 铸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铸造领域,特别涉及熔模精密铸造生产工艺,具体是双吸式叶轮的离心浇注铸造方法。
背景技术
双吸叶轮是前置泵、凝结水泵的水力核心部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给水系统的性能。因此,双吸叶轮的技术要求也很高,内部不允许存在缩松(孔)、裂纹等缺陷。双吸叶轮一般采用精密铸造工艺制造毛坯。双吸叶轮叶片扭曲,壁厚较薄,结构复杂,因盖板与轮毂之间仅有4-6mm厚的叶片相连接。由于精铸工艺的局限,补缩通道不畅,叶轮在加工过程中,后盖板与叶片交接处缩孔缺陷严重。双吸叶轮缩孔缩松质量缺陷在国内水泵制造行业普遍存在,目前仍没有一套彻底解决其质量问题的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吸式叶轮的离心浇注铸造方法,它可克服现有的熔模铸造技术中存在的局限性,解决上述双吸式叶轮的铸件存在的缩孔缩松质量缺陷。
本发明采用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双吸式叶轮的熔模精铸模壳(2)放入砂箱(3)内,并在砂箱内装水玻璃砂,吹干;(2)将装有熔模精铸模壳的砂箱进行焙烧;(3)钢水冶炼符合出钢条件后,将砂箱吊出、固定在转盘(4)上,期间,熔模精铸模壳(2)温度不低于工艺要求的700℃温度;(4)砂箱在工作台上紧固可靠后使转盘(4)旋转;(5) 使转盘按照75~80转每分的转速平稳旋转后开始浇注;(6) 在浇注完成后在砂箱的冒口(1)上盖覆盖剂保温;(7)提高转盘的转速至120~150转每分,运转20~30分钟后停转;(8)打开砂箱(3)、清砂、取出铸件,完成一个生产周期。
在步骤(1)之后对熔模精铸模壳(2)进行焙烧,再将其装入砂箱进行焙烧。
在台车式电阻炉内对熔模精铸模壳进行焙烧。
本发明可以用于各类双吸叶轮的铸造生产,以及类似结构的其它回转体及异行铸件。该发明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对解决双吸叶轮缩孔类缺陷效果显著,在水泵制造过程中,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而且大大降低了制造费用,缩短了制造过程中因质量问题而影响的生产进度,能提高工艺出品率,降低加工过程中的焊补费用和加工周期,后期制造费用比常规方法能降低40%以上,后期加工周期每件叶轮能缩短7天以上;该离心浇注铸造方法制造的双吸叶轮内部组织致密,内在质量较高,大大提高了叶轮使用寿命,提高了整泵性能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路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该发明的压蜡、焊接、制壳、脱蜡工序均与正常熔模精密铸造完全一样。由于模壳浇注时,模壳还要承受离心力作用,故离心浇注方法对模壳的强度有更高要求。为了保证模壳强度,防止漏钢钻钢、涨箱,模壳要进行装箱、填砂,然后进行焙烧。同时,为了保证模壳干强度,焙烧工艺也与正常熔模精密铸造不同,采用“一次焙烧-装箱-二次焙烧”工艺。
钢水冶炼符合出港要求后模壳出炉,模壳和砂箱一起固定在转盘上,使转盘以75~80转每分的转速转动,待运转平稳后开始浇注。10~20秒钟浇注完毕,提高转盘的转速至120~150转每分的转速,使高温钢水在离心力作用下完成充型和补缩。浇注后铸件的清砂、退火、清整与入库工序与正常熔模铸造工艺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电力机械厂,未经郑州电力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21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推上式供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核酸疫苗、核酸疫苗免疫佐剂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