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双相不锈钢槽型舱壁厚板的混合焊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110291995.8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8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鼎衡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6 | 分类号: | B23K9/16;B23K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地址: | 225200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用双相 不锈钢 槽型舱壁 厚板 混合 焊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双相不锈钢槽型舱壁厚板的混合焊接工艺。
背景技术
双相不锈钢作为一种含有铁素体和奥氏体两相的不锈钢,其综合了铁素体不锈钢钢和奥氏体不锈钢两者的优点,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耐蚀性。与奥氏体钢相比,具有优良的耐晶间腐蚀、点蚀、应力腐蚀的能力和较低的热裂倾向;与铁素体不锈钢相比,具有较低的脆化倾向,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化工、海洋工程和船舶建造等行业。利用双相不锈钢建造化学品船,可使其耐蚀性显著提高,可承载的化学品达几百种,且各舱之间不会相互渗透,船舶安全性大大提高。
对于双相不锈钢,其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和耐蚀性主要取决于组织中铁素体和奥氏体两相的适当比例。但由于焊接是一个局部加热过程,加热和冷却速度都较快,不可避免引起焊缝和热影响区相组成的改变,继而降低了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冲击韧性)和耐蚀性。因此,双相不锈钢的焊接要严格控制热输入。由于焊件结构、位置的复杂性,目前国内船舶建造过程中仍然以手工焊为主。其中,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主要为手工焊条电弧焊和全氩气保护的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接效率很低。由于采用纯CO2作保护气存在使焊缝增碳和氧化焊件的危险,易引起接头性能的下降,使CO2气体保护焊应用受到限制。所以国内双相不锈钢船的焊接没有采用这一焊接效率较高的焊接方法,缺乏专门用于船用双相不锈钢的CO2气体保护焊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焊接效率高,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强的船用双相不锈钢槽型舱壁厚板的混合焊接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先进行CO2气体陶瓷衬垫焊,然后用埋弧焊盖面的工艺来保证槽型舱壁对接焊缝、背面的成型,焊接线能量控制在1.8-2.0KJ,焊接层间温度在150oC以下。
所述的焊接层分为四层,第一层为打底焊接,第二、三层为填充焊接,第四层为埋弧焊盖面焊接;每层的焊接热输入分别为:第一层为第一层为1.6-1.7kJ/mm,第二层为1.9-2.1KJ/mm,第三层为1.8-1.9kJ/mm,第四层为1.8-1.9kJ/mm;各层焊接速度为85-100mm/min。
本发明增加了焊丝的熔敷速率,提高了不锈钢的焊接效率,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船用双相不锈钢槽型舱壁厚板的混合焊接工艺,先进行CO2气体陶瓷衬垫焊,然后用埋弧焊盖面的工艺来保证槽型舱壁对接焊缝、背面的成型,焊接线能量控制在1.8-2.0KJ,焊接层间温度在150oC以下,所述的焊接层分为四层,第一层为打底焊接,第二、三层为填充焊接,第四层为埋弧焊盖面焊接;每层的焊接热输入分别为:第一层为第一层为1.6-1.7kJ/mm,第二层为1.9-2.1KJ/mm,第三层为1.8-1.9kJ/mm,第四层为1.8-1.9kJ/mm;各层焊接速度为85-100m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鼎衡造船有限公司,未经中航鼎衡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19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