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精纺格纹面料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1880.9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8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梅李镇宾理服饰制衣厂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纺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半精纺格纹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穿着品位的提高,服装面料的发展愈发受到关注。符合潮流趋势的面料,简而言之,应是高新技术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应具有天然纤维棉、毛、丝、麻的舒适透气性,又有合成纤维不易起皱、不易收缩变形的特点,穿着随意,便于护理。因此需要开发既舒适,又易于打理的面料。
而且,女装面料市场紧随流行趋势,变化频繁,因此需要不断开发新的花色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尤其是随着消费高速增长,服装的消费能力逐年提升,对高档时装面料的需求也呈现强劲的增长。高档服装面料的开发需要符合潮流趋势,开发更难,也更具有市场紧迫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面料,以天然纤维和合成化纤交织,既保留天然纤维柔软、舒适、有光泽的优点,又赋予面料抗老化、耐磨的性能,易于打理,且花色新颖,适于作为高档女装的面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半精纺格纹面料,其经纱的原料纱线包括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且为毛精纺纱;纬纱的原料纱线包括第三纱线和第四纱线,且为毛粗纺花呢纱。原料纱线在经向的排列顺序为2第一纱线2第二纱线, 纬向的排列顺序为2第三纱线2第四纱线。穿纱方式为3上3下。
优选的是,第一纱线和第三纱线的成分一致,包括50%羊毛、30%涤纶和20%天丝。
优选的是,第二纱线和第四纱线的成分一致,包括80%羊毛、10%丝和10%粘纤。
优选的是,面料的经纬密度为210 x 190根/10cm。
优选的是,面料的面密度为160 g/m2。
本发明的半精纺格纹面料介于精纺和粗纺之间,有体量感,能形成丰满的服装轮廓,花型新颖独特,适于作为高档女装的面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半精纺格纹面料的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本发明半精纺格纹面料包括四种原料纱线A、B、C、D。原料纱线A、B组成经纱,原料纱线C、D组成纬纱。其中,原料纱线A、B为精纺纱,原料纱线C、D为毛粗纺花呢纱。由于采用精纺、粗纺交织的方式,纬纱纱支较粗,经纱纱支细腻,风格介于精纺与粗纺之间。
原料纱线A和C包括50%羊毛、30%涤纶和20%天丝;原料纱线B、D包括80%羊毛、10%丝和10%粘纤。羊毛和丝柔软、服贴的手感可以弥补化纤稍硬的触感,且天然材料的弹性佳,透气透湿性能好。化纤的强度又可以增加面料的挺度,防皱耐磨。
该半精纺格纹面料的经纬密度为210 x 190根/10cm,面密度为160 g/m2。
改变组织结构可以获得新颖的花型,,本发明充分考虑原料的特性来设计相应的组织结构。请参阅图1,该半精纺格纹面料的组织结构是一种变化组织。该组织图表示面料中经纬纱交织规律。图中纵列代表经纱,横行代表纬纱。■表示经浮点,即经纱浮在纬纱之上的点;□表示纬浮点,即纬纱浮在经纱之上的点。原料纱线在经向的排列顺序为2A2B,纬向的排列顺序为2C2D。纬纱和经纱均为3上3下的穿纱方式。
在新颖花型设计的基础上,配以适当的后整理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该面料花型新颖性与物理指标之间的矛盾。该半精纺格纹面料主原料为羊毛,易缩水,在染色处理工艺中又需要经向拉长面料,因此该半精纺格纹面料的缩水率不理想,需要在后整理时主要针对羊毛加入助剂预处理,以改善缩水率。后整理的工艺流程为:整理—双煮—烘呢—平洗—柔软烘呢—助剂处理—烘呢—染色—柔软烘呢—检验—熟修—刷剪—烫光—罐蒸,成为成品。此处助剂选用1:1配比的定形剂和双氧水。后整理工艺考虑到羊毛和丝的特性,使面料充分体现出羊毛的弹性、舒适性和丝的光泽。
综上所述,本发明半精纺格纹面料介于精纺和粗纺之间,有体量感,能形成丰满的服装轮廓,花型新颖独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梅李镇宾理服饰制衣厂,未经常熟市梅李镇宾理服饰制衣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18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场景中的物体显示方法
- 下一篇:基于碳纤维远红外辐射的快速加热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