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色羽绒服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1804.8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1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月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月龙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3/00 | 分类号: | A41D3/00;A41D31/02;B32B27/12;D01F6/54;D01F1/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羽绒服 | ||
1. 一种变色羽绒服,该羽绒服包括表层、中间层和里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层为光感变色纤维层,中间层为羽绒层,里层为织物面料层,所述的表层、中间层和里层通过缝纫机缝合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色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感变色纤维层由变色纤维层和防水透气层组成,两层面料通过透明粘胶粘结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色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透气层为透明的薄膜,厚度约为0.04-0.05mm,该层材料采用薄膜延压技术成型,其材料可以是PVC或PU。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色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感变色纤维层为高密度经纬机织网格布,其厚度约为0.2-0.3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色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感变色纤维层中纤维条的主要成分为晴纶纤维和变色聚合物,纤维条采用共混纺丝法进行制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色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色聚合物可以是螺吡喃类衍生物或是偶氮类苯类衍生物,其百分含量约为8%-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月龙服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月龙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180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