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二氰蒽醌的杀菌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1068.6 | 申请日: | 201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6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唐彩乐;张承来;曲哲;曹明章;张华东;王新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76 | 分类号: | A01N43/76;A01N43/32;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二氰蒽醌 杀菌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尤其是一种含有二氰蒽醌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背景
二氰蒽醌(Dithianon),又名二噻农,化学名称:2,3-二腈基-1,4-二硫代蒽醌,具有多种作用机理。通过与含硫基团反应和干扰细胞呼吸而抑制一系列真菌酶,最后导致病害死亡。具很好的保护活性的同时,也有一定的治疗活性。但二氰蒽醌速效性较差,单独使用,不利于病害的有效控制。
噁唑菌酮(famoxadone),又名易保,化学名称:3-苯氨基-5-甲基-5-(4-苯氧基苯基)-1,3-恶唑啉-2,4-二酮,是由杜邦公司研制开发的吡啶胺类杀菌剂,为线粒体电子传递抑制剂,对复合体m中细胞色素C氧化还原酶有抑制作用。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与苯基酰胺类杀菌剂无交互抗性。但单独使用成本较高,也不利于抗性治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增效作用、适合农业上使用的高效的杀菌组合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通过大量的生物测定筛选,意外发现噁唑菌酮与二氰蒽醌以一定比例复配,对霜霉病、黑星病、炭疽病等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经过对组合物进行联合作用的定量分析,形成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即以噁唑菌酮、二氰蒽醌为有效成分,二者的质量比例为50∶1-1∶50,较好的比例为20∶1-1∶20。
本发明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剂型,优选的剂型是悬浮剂、悬乳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制剂中有效成分的总含量为5%-80%。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还包括分散剂、润湿剂、防冻剂、渗透剂等辅助成分及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贮存和使用中稳定以及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简单试验确定。
本发明所描述的组合物可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以单剂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桶或罐中直接混合,然后稀释至所需的浓度。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用于防治各种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特别适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白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梨黑星病、香蕉黑星病、苹果炭疽病、芒果炭疽病、柑橘炭疽病、辣椒炭疽病、大姜炭疽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为:(1)与单剂相比,该杀菌组合物对黄瓜霜霉病、白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梨黑星病、香蕉黑星病、苹果炭疽病、芒果炭疽病、柑橘炭疽病、辣椒炭疽病、大姜炭疽病有明显的增效,提高了防治效果;(2)可以降低田间用药量,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3)杀菌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互不相同,有利于避免和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
本发明组合物以噁唑菌酮为一种有效成分、二氰蒽醌为另一种有效成分,它们之间的组合对霜霉病、黑星病和炭疽病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而不仅仅是两种药剂作用的简单相加,详见生物测定实施例1、2、3。
生物测定实施例1:噁唑菌酮与二氰蒽醌复配对黄瓜霜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对象:黄瓜霜霉病菌
试验方法: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1156.7-2006》,盆栽法。选取生长势一致的4~6叶期盆栽黄瓜苗,每个处理选用3盆,编号备用。将采自田间的黄瓜霜霉病叶用4℃蒸馏水洗下叶片背面霜霉病菌孢子囊,配成悬浮液(浓度为每毫升1×105个~1×107个孢子囊),均匀喷雾于供试的黄瓜叶片上进行接种,24h后进行药剂处理。用喷雾塔在50PSI压力下喷雾,每个处理10mL。每个药剂设置5个浓度梯度,以喷施等量清水作为空白对照。喷雾后将黄瓜苗放入温室中培养,7d后按照黄瓜霜霉病的发病分级标准全株调查发病情况,分级标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以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用D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然后按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
将防治效果换算成几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计算毒力方程和抑制中浓度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毒力测定结果见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10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组磷脂酶D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液晶组成物、液晶配向混合物及液晶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