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良挂线法家兔动脉血栓形成模型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1003.1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9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生;钟广伟;王菡;陈方平;贺石林;魏星;田丽君;龚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东生;钟广伟;王菡 |
主分类号: | A61D1/00 | 分类号: | A61D1/00;A01K67/0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8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法家 动脉 血栓形成 模型 | ||
1.一种动物动脉血栓形成模型的建立方法:将用来挂线的1号丝线于2.0mg/ml的胶原I中浸泡4小时,余处理方法同挂线法。具体为:家兔在25%的氨基甲酸己酯(乌拉坦)麻醉下(4mL/kg,耳缘静脉给药),切开颈部右侧皮肤,分离皮下组织和肌层,充分暴露血管神经束,游离出颈总动脉,用微型血管夹夹住颈总动脉近心端和远心端两端,两端间留的动脉长度约为4cm。在近心端以12号细缝衣针刺入该端血管,掌握好一定的力度,在血管中顺动脉走向准确地推进3cm,由远心端穿出,将1号丝线引入血管,针空涂以外科胶,10分钟后打开近心端动脉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诉的挂线法的特征是:在实验动物、药品、试剂、仪器等受试对象和实验材料都处于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经组织病理学检测、FDP检测、组织因于(Tissue Factor,TF)检测所得的数据用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改良挂线法与挂线法相比较血栓干、湿重均有非常显著差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诉的挂线法的临床实验意义在于:即改良后挂线法建立的模型更加符合临床试验要求,更有利于对血栓形成机制、干预措施选择展开临床研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东生;钟广伟;王菡,未经王东生;钟广伟;王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100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净化加强系统
- 下一篇:热头、热敏打印机及热头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