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薄芝糖肽的化妆品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0897.2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7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吉晓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奥唯康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7 | 分类号: | A61K8/97;A61K8/92;A61K8/73;A61K8/64;A61Q19/00;A61Q19/10;A61K8/365;A61K8/42;A61K8/49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 11395 | 代理人: | 何自刚 |
地址: | 100079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糖肽 化妆品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化妆品成分及其应用,尤其涉及一种从灵芝属薄树芝中提取的生物活性物质多糖和多肽(薄芝糖肽)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范围内经济慢慢复苏,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为了迎合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渴望,以矿物油为主要成分,加入香料、色素等其他化学添加物的合成化妆品诞生。由于合成化妆品能大批量生产,价格较低廉,且能保证稳定供应,因此在社会上迅速普及。
化妆品按照使用部位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肤用化妆品,指面部及皮肤用化妆品。这类化妆品如各种面霜、浴剂。
2.发用化妆品,指头发专用化妆品。这类化妆品如香波、摩丝、喷雾发胶等。
3.美容化妆品,主要指面部美容产品,也包括指甲头发的美容品。
4.特殊功能化妆品,指添加有特殊作用药物的化妆品。
对于上述的化妆品,尤其是身体、面部等使用化妆品,现在市场上大力宣传的各类功能性化妆品对改善皮肤干燥、起皮、皱纹、亮度、弹性等方面的实际功效并不十分明显,有的对皮肤还有刺激性易引起过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生物制药技术从灵芝属筛选出免疫活性最高的薄树芝菌丝体作为起始原料,应用分子筛技术分离出医药级薄芝多糖多肽为主要活性成分制作的化妆品。本发明的化妆品能很好改善皮肤干燥、瘙痒、起皮、皱纹,提亮肤色、增强弹性,使用舒服安全,对皮肤无刺激或者刺激很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
一种面部用化妆品,包括:薄芝糖肽辅以玻尿酸、乳酸钠、吡咯烷酮羧酸钠、甜杏仁油、霍霍巴油、D-泛醇等公认的化妆品活性成分,用化妆品基质配制而成。
技术方案2.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化妆品,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化妆品活性成分薄芝糖肽、玻尿酸、乳酸钠、吡咯烷酮羧酸钠、甜杏仁油、霍霍巴油和D-泛醇的重量百分比为:
10%的薄芝糖肽溶液30%~75%,
玻尿酸 5%~30%,
乳酸钠 1%~20%,
吡咯烷酮羧酸钠 10%~25%,
甜杏仁油 2%~50%,
霍霍巴油 2%~70%,
D-泛醇 8%~30%。
需要说明的是,在技术方案2中,只限定了薄芝糖肽等作为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例关系,至于化妆品基质与这些活性成分之间的比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常识进行适当增加或缩小。在本发明中,能够给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带来技术效果的活性成分是薄芝糖肽、玻尿酸、乳酸钠、吡咯烷酮羧酸钠、甜杏仁油、霍霍巴油和D-泛醇,尤其是作为主要活性成分的薄芝糖肽是一种杂质少、纯度和生物活性高,无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低,安全性和有效性更高的医药级薄芝糖肽。
技术方案3.
根据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化妆品,所述化妆品基质为水、保湿剂、脂质、表面活性剂、增稠剂和香料。
技术方案4.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化妆品,所述化妆品的剂型可以为化妆水、面霜、洗面奶、面膜、精华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除了上述关于化妆品产品的技术方案,本发明还提供关于活性物质在化妆品中应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技术方案5.
薄芝糖肽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技术方案6.
薄芝糖肽辅以玻尿酸、乳酸钠、吡咯烷酮羧酸钠、甜杏仁油、霍霍巴油和D-泛醇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更具体的是指薄芝糖肽与玻尿酸、乳酸钠、吡咯烷酮羧酸钠、甜杏仁油、霍霍巴油和D-泛醇等物质物质一起复配,形成的混合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技术方案7.
所述的薄芝糖肽来源于薄芝干燥菌丝体粉末,经生物提取和纯化获得的分子量6000道尔顿的无菌水溶液。
对于上述化妆品,本发明提供以下的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8.
一种化妆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薄芝糖肽、玻尿酸、乳酸钠、吡咯烷酮羧酸钠、甜杏仁油、霍霍巴油和D-泛醇按比例量取后,与化妆品基质混合,得到化妆品。
技术方案9.
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化妆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除了所述化妆品基质以外,所述薄芝糖肽、玻尿酸、乳酸钠、吡咯烷酮羧酸钠、甜杏仁油、霍霍巴油和D-泛醇的重量百分比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奥唯康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奥唯康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08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射频识别系统中读取大规模标签的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原子电流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