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竹质环保活性炭的生产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90798.4 申请日: 2011-09-29
公开(公告)号: CN102502626A 公开(公告)日: 2012-06-20
发明(设计)人: 朱海生;姜多 申请(专利权)人: 朱海生;姜多
主分类号: C01B31/12 分类号: C01B31/1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76 北京***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环保 活性炭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质环保活性炭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属于化学工业中活性炭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具有发达孔隙结构、有很大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的炭。

活性炭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吸附剂,它是利用木炭、各种果壳和优质煤等作为原料,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原料进行破碎、过筛、催化剂活化、漂洗、烘干和筛选等一系列工序加工制造而成。它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双重特性,可以有选择的吸附气相、液相中的各种物质,以达到脱色精制、消毒除臭和去污提纯等目的,活性炭的用途非常广泛。

活性炭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但将木材、椰壳、竹屑等材料直接低温炭化出的“炭化料”,只能满足低端用户的使用要求;采用化学法生产的活性炭的性能却得以大大的提高,化学法生产中运用活化剂来提高活性炭的性能,常用的活化剂有:金属氯化物(如:氯化锌ZnCl2、氯化钙CaCl2、氯化镁MgCl2、氯化钠NaCl等)、磷酸H3PO4和苛性碱(如: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钠NaOH等)等。

将木质纤维素类原料以氯化锌、磷酸为活化剂制备的气相吸附颗粒状活性炭,比表面积800-1,200m2/g,亚甲基蓝脱色力10-15mL,焦糖脱色力80%-120%,灰分含量2%-12%,主要用作脱色剂。

以氢氧化钾/钠为活化剂制备的高比表面积粉状活性炭,其品质与性能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比表面积高达2,500-3,200m2/g,总孔容可达1.50-1.77cm3/g,该法生产的微孔(2nm以下)活性炭,极大地增加了吸附能力。

我国的森林资源本已十分匮乏,加之以前的过度砍伐,木材的产量早已供不应求,用木材加工活性炭已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以椰壳、稻壳、酒糟渣、竹子等为原料生产的活性炭可弥补这一需求。竹子在我国的南方因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而具有资源丰富、可再生的特点,加之竹子含碳量、质地疏松因而是制备活性炭的优质材料。竹质活性炭还因其具有丰富的细孔结构、含硫量及灰份含量极低,是环保的首选材料。

专利号为200610034388.2的发明专利,介绍了“一种高比表面积竹活性炭的制备方法”,该法将竹屑粉碎至20-40目,在氮气保护下干馏炭化后与KOH按照1∶4.5-7的比例均匀混合,在氮气保护下经600-880℃活化2-5h,冷却至20-30℃,将活化料先用蒸馏水洗,回收残留的KOH,再反复用酸洗和碱洗,之后用蒸馏水洗至pH值为6-7,再在100-150℃下干燥10-15h,制得竹活性炭。该发明采用含炭量高、资源丰富的竹屑为原料,生产出来的竹活性炭具有比表面积高、吸附能力强、碘吸附值高、灰份低等特点。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竹质环保活性炭的生产方法,利用资源丰富的竹制品加工下脚料,选用了常规、环保、廉价NaOH作为活化剂,采用简单的、成熟的生产工艺生产环保活性炭。

该法先将竹节、竹屑等物料粉碎成为颗粒→在低温条件下烘干→在氮气保护下干馏炭化→炭化料磨粉→炭化料与NaOH掺混研磨→在氮气保护下高温活化→活化料清洗回收碱(NaOH)液→稀盐酸(HCl)清洗中和残存的NaOH→蒸馏水反复清洗→低温干燥→制得竹质环保活性炭产品。

竹质环保活性炭是一种以微孔为主、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竹质活性炭,该竹质活性炭作为吸附材料广泛应用于废气、废水、化工、石油化工等生产领域。

综上所述,本发明竹质环保活性炭的生产方法,不仅大大地提高了生产率,产品的质量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同时还有效地减少了环境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产品具有高比表面积、吸附能力强、易于再生等突出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竹质环保活性炭的生产方法,有一套将竹节、竹屑等物料加工的成为电极活性炭的生产方法,包括:粉碎、烘干、干馏炭化、磨粉、掺混、活化、碱回收、酸洗、清洗及干燥等工艺,生产出竹质环保活性炭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海生;姜多,未经朱海生;姜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07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