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笔记型计算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0055.7 | 申请日: | 2011-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9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葛发智;蔡政宏;关峰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常大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笔记 计算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笔记型计算机,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可以被简易地拆卸的盖板的笔记型计算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演进和达到规模经济的大量生产方式的推波助澜下,笔记型计算机的制造成本大幅降低,消费者可以越来越低的价格购买笔记型计算机,而使得笔记型计算机开始普及化。故,笔记型计算机成为每个人能够轻易获得的携带式电子装置,又因为笔记型计算机具有携带方便及多样化的功能等优点,也成为一般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装置之一。
现有笔记型计算机的结构主要包括主机及显示器,主机具有一输入区域,例如键盘,输入区域可输入指令,同时输入区域电性连接至主机内的主机板(Motherboard)及其它元件执行并运算处理指令,通过电性连接,再经由显示器以图像或文字方式显示其执行运算后的指令。
此外,主机内的各项电子元件是由机壳所包覆,机壳用以保护电子元件免于遭受外力而破坏损伤其结构或是防止灰尘及液体接触电子元件而使电子元件故障。机壳包括前盖和盖板,前盖包覆主机的前侧面,同时前盖具有一穿孔,用以露出输入区域,盖板包覆主机的后侧面,盖板用以保护盖内的电子元件。一般来说,前盖与盖板是使用螺丝而与机壳锁固。
现有笔记型计算机的电池,是设置于主机的后侧面,因此笔记型计算机的盖板,一般分为两块,一块盖板仅包覆电池,另一块盖板包覆其余主机后侧面的部分。因为电池需要经常的拆换,因此现有包覆电池的盖板包括一卡扣件,卡扣件用以与主机作连结及脱离,另一块包覆其余的主机后侧面的盖板以螺丝锁固于主机上。
因此,由于上述笔记型计算机具有两块盖板,而且两块盖板通过不同方式与主机作连结与固定。此外,盖板往往使用螺丝藉以使盖板锁固于主机上。因此当笔记型计算机需要拆卸盖板维修内部的主机时,必须先使用工具来拆卸盖板,才能进一步接触内部的主机。故,如此的笔记型计算机维修方式,将产生拆卸时间过长及维修效率低落等问题。同时,若使用过多的锁固零件,也会增加制造笔记型计算机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笔记型计算机,藉以解决目前拆卸时间过长、维修效率低落及制造成本的问题。
本发明所揭露的笔记型计算机,包括一本体及一显示器,本体包括一主机、一第一盖板及一第二盖板。主机设置于本体内,主机包括一第一卡扣件。第一盖板包括一第二卡扣件及第二盖板,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以可脱离的方式配置于主机,并且位于主机的同一侧。第二盖板包括一主体以及一移动件,移动件以可相对于主体移动的方式配置于主体面对主机的一侧,移动件具有一第三卡扣件及一第四卡扣件,分别以可脱离方式连结第一卡扣件及第二卡扣件。当移动件朝向一第一方向移动时,移动件的第四卡扣件及第三卡扣件依序脱离第二卡扣件及第一卡扣件,藉以使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依序脱离主机。显示器枢接于本体。
根据上述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例的笔记型计算机,通过推动移动件,使移动件的第四卡扣件及第三卡扣件依序脱离第一盖板的第二卡扣件及主机的第一卡扣件,如此即可依序使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脱离于主机。藉此,根据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例的笔记型计算机除了能够降低拆卸时间,并能增进维修效率及降低成本的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一实施例的笔记型计算机的组合示意图;
图2所示为一实施例的笔记型计算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3所示为一实施例的第二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一实施例的第二盖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5所示为一实施例的第一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A所示为一实施例的笔记型计算机的第一分解作动图;
图6B所示为一实施例的笔记型计算机的第一局部分解作动图;
图7A所示为一实施例的笔记型计算机的第二分解作动图;
图7B所示为一实施例的笔记型计算机的第二局部分解作动图;
图8A所示为一实施例的笔记型计算机的第三分解作动图;
图8B所示为一实施例的笔记型计算机的第三局部分解作动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 本体
105 主机
110 第一卡扣件
120 第一斜面
140 第一滑轨
160 第二滑轨
200 第一盖板
240 第一滑块
260 第二斜面
300 第二盖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00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置玛卡酒的基料
- 下一篇:具有涩肠止痢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