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型环氧乙烯基酯树脂及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9840.0 | 申请日: | 201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3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安庆升;肖海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L63/10 | 分类号: | C08L63/10;C08K13/02;C08K3/22;C08K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金家山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型环氧 乙烯基 树脂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饱和聚酯树脂技术,尤其是一种阻燃型环氧乙烯基酯树脂。
背景技术
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电气绝缘、耐高低温等性能,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树脂基复合材料由基体材料和增强材料组成。增强材料多为无机不燃材料,而基体材料为有机化合物,成型后的复合材料具有可燃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氧指数为18左右,大气环境下易燃烧,对于阻燃要求较高的制品,必须进行基体树脂的阻燃改型,才能满足使用要求。通常阻燃改型办法是在基体材料中添加阻燃剂,阻燃剂有添加型和反应型两类。其一是在树脂基体中直接掺入阻燃剂;另一种是阻燃剂作为一种单体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复合到聚合物份子链上,达到阻燃自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阻燃型环氧乙烯基酯树脂及其制作方法,以增强材料阻燃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阻燃型环氧乙烯基酯树脂,其组成成份及重量配比:
反应型阻燃环氧乙烯基酯树脂、Al2O3·3H2O(ATH)氢氧化铝、十溴联苯醚;
反应型阻燃环氧乙烯基酯树脂∶Al2O3·3H2O(ATH)氢氧化铝∶十溴联苯醚=100∶60∶10。
所述的阻燃型环氧乙烯基酯树脂制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阻燃型环氧乙烯基酯树脂的组成成份重量配比:反应型阻燃环氧乙烯基酯树脂、Al2O3·3H2O(ATH)氢氧化铝、十溴联苯醚;
反应型阻燃环氧乙烯基酯树脂∶Al2O3·3H2O(ATH)氢氧化铝∶十溴联苯醚=100∶60∶10
步骤二:在塑料或金属容器中,按配比将反应型阻燃环氧乙烯基酯树脂里首先与800目的Al2O3·3H2O(ATH)氢氧化铝混合,搅匀后静止10份钟,再次添加十溴联苯醚,充分搅拌后待用。
本发明阻燃型环氧乙烯基酯树脂,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和有益效果是:阻燃效率高,能使复合材料有良好自熄性或难燃性;力学性能、电性能、耐候性及热变性温度等较好。
具体实施方式
以导弹发射箱试验样品材料为本发明实施例:
选择阻燃型环氧乙烯基酯树脂,其组成成份重量配比为:
反应型阻燃环氧乙烯基酯树脂、Al2O3·3H2O(ATH)氢氧化铝、十溴联苯醚;
反应型阻燃环氧乙烯基酯树脂∶Al2O3·3H2O(ATH)氢氧化铝∶十溴联苯醚=100∶60∶10。
阻燃型环氧乙烯基酯树脂制作方法
在塑料或金属容器中,按配比将反应型阻燃环氧乙烯基酯树脂里与800目的Al2O3·3H2O(ATH)氢氧化铝混合,搅匀后静止10份钟,再添加十溴联苯醚,充分搅拌后待用。
试验样品制作及取样
根据环境温度,在阻燃型环氧乙烯基酯树脂中,按配比加入2~4%过氧化甲乙酮和1~2%环烷酸钴固化剂,采用复合材料手糊工艺,将无碱玻璃纤维织物浸渍上述阻燃树脂成型制作复合材料板材试样,并常温固化24小时。
取样方法是根据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拉伸、弯曲试验方法(GB/T1447-83、GB/T1449-83)和民用飞机舱内非金属材料燃烧性能要求(HB5470-91),分别取样。
试样试验检测
依据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拉伸、弯曲试验方法(GB/T1447-83、GB/T1449-83)、民用飞机舱内非金属材料燃烧性能要求(HB5470-91)以及不饱和聚酯树脂粘度测定方法(GB/T7193.1-87)分别对试样进行检测(见表1)。
表1试样性能指标
上述试样结果表明其阻燃性能优越,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良好。
按上述阻燃树脂配方比例配制一定重量的树脂,采用复合材料缠绕工艺应用发射箱加强筋制作。过程表明,阻燃树脂体系配制过程简单、方便,成型工艺性能良好,常温固化易于控制,质量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98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