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煤炭运输产生煤尘的粘结型抑尘剂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9730.4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3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韩林华;韩杨;袁富荣;韩志亮;孙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林华 |
主分类号: | C09K3/22 | 分类号: | C09K3/22;C08F289/00;C08F220/06;C08F218/08;C08F220/18;C08F220/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9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煤炭 运输 产生 煤尘 粘结 型抑尘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运输煤炭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防止煤炭运输产生煤尘的粘结型抑尘剂。
背景技术:
我国是产煤、用煤大国,煤炭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颠簸及风力的作用,表面干燥、细散的煤粉、煤粒会扬起或散落路面,造成了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急剧升高,对线路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粉尘污染。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同时由于货物流失,也给货主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散装货物运输扬尘控制技术,目前已在铁路运输中广泛使用,而公路煤炭运输封尘,仍处于原始布包绳捆的办法,此法不仅劳动强度大,而蜜封很难做到严实,撤落在道路上的煤粒,反复碾压煤尘一波未落,一波又起。为做好公路煤炭运输封尘工作,【因公路运输的环境条件比铁路运输差,所以要求抑尘剂的性能应高于铁路用封尘剂的技术要求】,本发明就是为适应煤炭公路运输而设计的一种粘结型抑尘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韧性好、成瞙厚,且具有抗雨淋、水冲、保涅和防冻性能好的一种防止煤炭运输产生煤尘的粘结型抑尘剂,以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止煤炭运输产生煤尘的粘结型抑尘剂,其特征是:该抑尘剂中各组分重量含量为:
所述的抑尘剂的制造工艺为:
第一组:先将木质素磺酸盐30%加热,滴加醋酸乙烯酯5%、丙烯酸8%、丙烯酸丁酯3%、交联剂8%(AP-4)及0.2%-0.3%的过硫酸铵(是一种化工原料)为催化剂进行改性,
第二组:玉米淀粉2%加热到85度糊化、氧化,
第二组加入到第一组混和,然后加入丙烯腈2%及崔化剂0.03%进行接支反应,加入终端剂0.06%反应两小时降温到55度加入消泡剂0.01%,防腐剂0.01%、络合剂0.5%、增韧剂、(是市场上卖的一种树脂)增强剂(是市场上卖的一种交联剂)、强力渗透剂(是市场上现有的浓缩渗透剂快T产品)、水余量,出料包装。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粘结型抑尘剂粘结性能好,形成的固化层有一定的强度、韧性,防止在汽车运输过程中固化层破碎;
2)本发明具有抗雨淋、水冲、保湿和防冻性能,不因雨淋和低气温而影响固化层的粘结性能;
3)本发明不影响煤的使用性能,对煤燃烧值的无不良影响;
4)本发明产品本身属绿色环保型,在生产、使用中不产生环境污染;
5)本发明产品对车辆厢体无腐蚀性;
6)本发明成本低,易于喷洒使用;
7)本发明覆盖剂喷洒严实,劳动强度小,喷洒装置为固定式喷洒,可设微机监控系统;本发明选用木质素磺酸盐是造纸工业的副产物,价格低廉,木质素磺酸盐与乙烯基类单体接枝共聚制备可用于抵御土壤风蚀的产物,本发明以木质素磺酸盐为原料,通过与聚合物单体的接枝改性,制备一种煤炭运输抑尘剂,该抑尘剂由天然产物制得,产品无毒、无刺激性,而且可生物降解,符合环保要求;该抑尘剂原料来源广、经济、价廉;使用该抑尘剂不会改变煤炭的原有质量,同时由于抑尘剂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磺酸基等可与煤炭颗粒结合的基团,利用这些基团使煤炭颗粒相互粘结形成一固化层,避免煤炭在铁路运输过程中的扬尘污染和损失,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另外此抑尘剂试用可以适用公路运输;本发明原料来源丰富、属天然环保原料,制备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占地面积小、无毒无味、对环境无污染,产品质量符合铁道部行业标准的技术要求,解决了煤炭在运输过程中煤尘、颗粒物、飘落、抛洒造成的煤炭损失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防止煤炭运输产生煤尘的粘结型抑尘剂,是利用表面粘结固定原理,通过在煤炭运输车辆的煤层表面喷洒一层粘结剂,使其表面形成固化层,来减少煤炭在运输过程中煤尘及细粒物飘落抛洒造成的损失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该覆盖剂由基料(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和辅料(淀粉)复配制成,基料为高分子聚合物,辅料为添加剂,可起到增塑、改善综合性能的作用,在规定时效自然降解,无毒无害、非易燃易爆等优点,对煤质无影响,对环境无影响,不造成二次污染。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林华,未经韩林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97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亚磷酸酯配位体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往复圆柱凸轮调焦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