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栲胶对超细纤维合成革进行染色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8404.1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5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马兴元;蒋坤;郭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P1/34 | 分类号: | D06P1/34;D06P1/651;D06P1/642;D06P1/673;D06P3/85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栲胶 纤维 合成革 进行 染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细纤维合成革的生产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栲胶对超细纤维合成革进行染色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栲胶是由富含单宁的植物原料经水浸提和浓缩等步骤加工制得的化工产品,主要成分为植物单宁。植物单宁具有复杂的多元酚结构,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皮、根、叶、果中,在植物中的含量仅次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栲胶通常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粉状或块状,主要用于天然皮革的鞣制,制革业上通常称为植物鞣剂。由于大多数的栲胶本身带有一定的颜色,而且栲胶中的多元酚类物质和含有Fe2+、Fe3+、Co2或Cu2+等的金属盐(如FeSO4、CuCl2、CoCl2、和SO4Cu等),都可以生成有色的配合物,所以可以利用栲胶对一些和栲胶具有亲和或结合能力的物质进行染色。
天然皮革资源有限,生产过程会产生较大的污染,具有优良性能的仿真合成革的开发成为人类的追求。其中以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超细纤维非织造布为增强材料,通过浸渍聚氨酯得到的超细纤维合成革,不论从内部微观结构,还是外观质感及物理特性和人们穿着舒适性等方面都接近了天然皮革。据统计,全球已有90%以上的高档运动鞋采用超细纤维合成革制造,高档汽车座椅也开始采用超细纤维合成革替代天然皮革。
在超细纤维合成革加工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仍然有一些关键的技术尚未彻底突破,成为超细纤维合成革发展的严重障碍,其中,超纤纤维合成革的染色技术就是其尚未突破的瓶颈技术之一。
对于超细纤维合成革的染色,其技术难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从组分上来看,超细纤维合成革主要包括超细纤维非织造布和浸渍填充的聚氨酯两种成分。这两种成分结构和性能差异很大,单一的染料和单一的染色方法难以满足两种成分的染色要求,两种成分难以同时达到良好的染色效果;其二,超细纤维合成革纤维上的活性基团很少,染色时主要依靠染料自身的沉积作用使纤维上色,因此,大多数染料难于上染,其水洗坚牢度很差,难以达到染色要求。
由于超细纤维合成革的染色难度较大,成本较高,目前大多数超细纤维合成革都不进行染色,只是在白色的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上制造人工涂层,加工成成品,这种产品的外观色泽来此于人工涂层。利用这种超细纤维合成革制造的产品,如鞋子和沙发等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磨破人工涂层而露底,严重的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制约着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快速发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84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用光画照片的摄影方法
- 下一篇:淀粉接枝水性聚氨酯固沙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