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定向排列微/纳米纤维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8403.7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5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呈坤;孙润军;陈美玉;张昭环;张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D5/00 | 分类号: | D01D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静电 纺丝 工艺 制备 定向 排列 纳米 纤维 方法 | ||
1.一种利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定向排列微/纳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常规立式静电纺丝装置,该装置的结构为:包括由有机玻璃搭建而成的纺丝支架(5),纺丝支架(5)内设置有接收平板(6),接收平板(6)与直流高压发生器(7)相连接,接收平板(6)的上方设置有金属针头(4),金属针头(4)通过聚四氟乙烯导液管(3)与注射器(2)相连接,注射器(2)通过微量注射泵(1)驱动注射;
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配制不同浓度的纺丝溶液,并将其注入注射器(2)中,调整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
步骤2:开启微量注射泵(1),调整溶液流速、外加电压、金属针头(4)与接收平板(6)之间的距离达到稳定纺丝,观察纤维沉积状态,确定纤维从无规沉积到定向沉积的临界溶液浓度;
步骤3:利用步骤2得到的临界浓度以上的溶液进行静电纺丝,通过协调控制溶液流速、外加电压以及接收距离,纤维便以定向排列的状态沉积到接收平板(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定向排列微/纳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温度为室温,相对湿度为35%~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定向排列微/纳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的溶液流速为0.2mL·h-1~0.6mL·h-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定向排列微/纳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的直流高压发生器(7)电压为10kV~30kV。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定向排列微/纳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的金属针头(4)与接收平板(6)之间的距离为10cm~2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840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