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滨梅根接育苗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87801.7 申请日: 2011-09-26
公开(公告)号: CN102318502A 公开(公告)日: 2012-01-18
发明(设计)人: 宰学明;朱士农;纪易帆 申请(专利权)人: 金陵科技学院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G1/06
代理公司: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胡锡瑜
地址: 211169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滨梅根接 育苗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项发明属于植物无性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滨梅根嫁接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滨梅( Prunus maritima ) 又名海滨李、沙李,隶属蔷薇科( Rosaceae)李属( Prunus),产于美国东北部北大西洋沿岸。滨梅具有耐旱、耐贫瘠、耐盐碱等特性,可用于海岸沙滩的修复和沙丘的固定;其果实酸甜可口,可加工成果冻、果汁系列产品;滨梅先叶开花,花大而密,适用于园林观赏绿化。其低矮的灌木状和多分枝等特性可制作盆景。海滨及其他盐土区域耐盐果园产业的发展中滨梅将是一个首当其冲的先锋物种。国内已经引种成功,但繁殖体供应的瓶颈极大地限制了其在我国的推广栽培。以南京大学为首的研究团队在细胞工程苗繁育方面已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存在成本过高、组培苗野外定植的成活率不高等问题。扦插是滨梅苗快繁的另一手段,但普通扦插方法不易生根,且管理技术要求很高,效率低。因此通过低成本、操作简便的嫁接技术进行规模化繁育无疑是一条光明之路。实践过程中,滨梅采用枝接和芽接常出现接口腐烂、砧木根坏死、成活率低等典型问题,且过程管理要求严格,操作难度高。因此,嫁接类型的选择、砧木和接穗的选取和处理、嫁接及嫁接后管理方法的简化,对滨梅苗的接口健康生长、生根率、成活率的提高,苗体健壮生长及育苗方法推广至关重要,相关因素的优化整合是嫁接成败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滨梅嫁接苗接口易腐烂、砧木根坏死、成活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本发明针对滨梅的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和嫁接苗接口易腐烂、砧木根坏死、成活率低和嫁接苗期管理复杂的问题,发明了“砧根的选取和处理 → 接穗的选取和处理 → 砧根与接穗结合 → 嫁接苗期管理 → 炼苗和移栽”的滨梅根接方法。在滨梅根接过程中解决了接口腐烂、砧木根坏死、成活率低等难题,完善了水分和营养(特别是氮、磷元素)供给条件,强化了滨梅嫁接苗根、茎、叶的生长发育与复壮,显著提高了其成活率,为特色林果滨梅苗的栽培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滨梅根接育苗繁殖系数高,成活率高,成本低且能保持亲本性状。滨梅在枝接或芽接过程中,常出现的典型问题是:接口易腐烂、砧木根坏死、成活率低和嫁接苗管理复杂。使用本发明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显著提高成活率,且苗的抗逆性强。本发明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下列几点:①砧木、接穗种类的选择和处理方法②砧根与接穗结合方法③愈伤处理④嫁接苗期的管理方法。使用本发明滨梅根接苗的成活率可达87%以上,野外移栽成活率可达95%以上,真正实现滨梅苗无性快繁的优势,为其大面积推广栽培提供可靠保障。

一、具体实施方式

① 砧根的选取和处理

在嫁接当天早晨,掘取两年生滨梅苗的根,选取根粗1~2厘米、无机械损伤、无病斑的根段,去除根段上侧生细根并洗净泥土,剪成15~20厘米长的小段。在根段上端1厘米处,削成马耳形斜面,切口不要沾上泥和水。

②    接穗的选取和处理

在嫁接当天早晨,取充实饱满、无病虫害的春梢枝条,剪成5厘米的接穗,其上保留2~3个健壮的芽。上口距芽1厘米剪平。下端削成马耳形,使与最上端的芽相对。

③    嫁接苗床整理

苗床设置在温室大棚内,嫁接苗定植床底部铺10cm厚的鹅卵石,上部铺上30cm厚的细河沙,嫁接苗定植床上安装自动喷雾装置;

④ 砧根与接穗结合

在4月初进行室内嫁接,将按①和②方法选取和处理的砧根和接穗采用插皮接方法进行嫁接:将剪好的接穗下端马耳形用手捏开皮层,使呈口袋形,然后把削好的砧根斜面向外插入接穗皮层口袋内,以倒提砧根接穗掉不下来为宜,再绑扎结实。

⑤愈伤处理

将嫁接好的砧穗放在预先做好木箱内进行,木箱长2 m,宽 1.2 m,高 0.6 m,箱底部铺设电褥子线,线与线规格分别为6 cm和4 cm两种规格,并均匀铺设一层10 cm厚新鲜阔叶树的锯末屑。每摆放一层砧穗就撒一层湿木屑,层层埋好;箱内温度保持在24~26℃,木屑湿度保持在50~55%。15 d后停止加温,进行适应环境温度的适应性锻炼,3~5 d后将砧穗取出,定植于嫁接苗床上。

⑥    嫁接苗期管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78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