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关于乌铜走银的制作配方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7658.1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4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从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从仲 |
主分类号: | C22C9/00 | 分类号: | C22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224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关于 乌铜走银 制作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备乌铜走银工艺品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关于乌铜走银的制作配方,属于对金属材料的镀覆。
背景技术
一般的铜制工艺品图案单调,且容易出现脱落现象。本发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点并得到令人满意的金属镀覆的铜制艺术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原材料组成,乌铜片原料包含组分为:铜;黄金;白银;锡;白铜;钛;铅和硅
原料的最佳配比实施例为:
二、具体实施例为:
1、乌铜片制作:
1.1、 选材:100单位铜;5单位黄金;20单位白银;2单位锡;5单位白铜;4.5单位钛;3单位铅和8单位硅。
1.2、冶炼:
1.2.1、采用熔炉(一般性冶炼用炉)将原材料100单位的铜加热至熔点(紫铜熔点为1083℃)状态,在紫铜融化状态下温度可在1083℃-1100℃间放入2单位锡和3单位铅,此时将可得到锡和铅的混合液体。
1.2.2、继续将温度升至1300℃(可上下浮动10℃)放入5单位黄金,20单位白银和5单位白铜。
1.2.3、温度升至1600℃(可上下浮动10℃)放入4.5单位钛和8单位硅。
1.2.4、保持混合液温度1600℃(可上下浮动10℃)15分钟-16分钟后侧倒入油槽得到所需要的形状。
1.3、 常温冷却埋藏软化:需要配比为10单位沙,1单位草灰,1单位盐,1单位碱,1单位硼砂搅拌均匀后埋藏乌铜片,时间为24小时。
1.4、打片,将乌铜片用钳子(根据大小采用大中小型钳子)在砧子上用(根据大小采用大中小型锤子)锤子锻打、碾压得出所需要的形状的乌铜片,乌铜片厚度要求为0.5cm-0.6cm。
1.9、图案贴片,在一办公用纸上用手工描绘好所需要的图案纹样或文字线条应流畅准确,将其贴在乌铜片上。
1.10、錾花,采用各种类型的錾子(传统手工艺錾子如麻花錾包括各种型号)按贴纸上的图案錾刻,刻的深度标准乌铜片厚度为0.2cm-0.3cm。
2、走银工艺
2.1、填银屑,用银屑填充到乌铜片錾花纹路上,以“走”满为度通过热处理使银线与乌铜片熔为一体成形为完整图案。
2.1.1将走满的银粉加热至熔点银的熔点即960℃
2.1.2达到熔化状态后立即通过水(一般生活用水即可)降温,降温速度应在30秒内完成。
2.2、乌铜片的成型处理:将制作好的乌铜片焊接组装在已经设计制作好的铜件相关部位上,使其成为一件完整的器物。
2.2、将成型好的作品进行手工打磨、抛光,主要以锉刀为主将渡履的银磨平,抛光工序,可采用手动或机械刨光机。
2.4、捂黑, 用手掌边捂边用力擦温度保持在35℃至45℃间不停揉和20-25分钟后手汗中化学物质(主要是酸性物质)产生化学反应达到银和胚胎完美的结合,即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从仲,未经李从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76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