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0Cr13马氏体不锈钢管坯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87655.8 | 申请日: | 2011-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3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 发明(设计)人: | 金振华;王雪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长江不锈钢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18 | 分类号: | C22C38/18;B21C37/06;C21D9/08;C21D1/26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 地址: | 2155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20 cr13 马氏体 不锈钢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20Cr13马氏体不锈钢管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为:0.16~0.25质量%的碳、12.00~14.00质量%的铬、0.35~0.68质量%的硅、0.32~0.62质量%的锰、<0.028质量%的硫和<0.032质量%的磷,余量为铁。
2.一种20Cr13马氏体不锈钢管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为:0.16~0.20质量%的碳、12.10~12.50质量%的铬、0.50~0.68质量%的硅、0.38~0.60质量%的锰、0.001~0.003质量%的硫和0.022~0.026质量%的磷,余量为铁。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20Cr13马氏体不锈钢管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熔炼:将不锈钢废钢、碳素钢和铁合金投入中频炉内初炼,得到初炼钢水,对初炼钢水取样分析并且调整初炼钢水的化学元素的质量%含量,而后将初炼钢水转入精炼炉钢包精炼,并且在钢水的液面上覆盖渣料,在电极加热和钢包底吹氩气搅拌下精炼,控制精炼温度和时间,得到经精炼的待浇铸钢水,并且对精炼的待浇铸钢水取样分析并且进而调整精炼的待浇铸钢水的化学元素的质量%含量;
B)浇铸:先对钢模预热,再将待浇铸钢水浇入钢模内,得到钢锭;
C)热轧管坯:将钢锭装入加热炉中加热,控制加热温度,钢锭出炉后送入热轧机轧制,得到热轧棒材,并且控制热轧棒材的外径公差;
D)退火:将热轧管坯料装入退火炉中退火,控制退火温度和控制退火时间,而后随炉冷却,出炉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得到用于制造不锈钢管的20Cr13马氏体不锈钢管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20Cr13马氏体不锈钢管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对初炼钢水取样分析并且调整初炼钢水的化学元素的质量%含量是将化学元素的质量%含量调整为:0.17质量%的碳、12.30质量%的铬、0.65质量%的硅、0.45质量%的锰、0.003质量%的硫和0.032质量%的磷,余量为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20Cr13马氏体不锈钢管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控制精炼温度和时间是将精炼温度和时间分别控制为1560-1585℃和40-45min。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20Cr13马氏体不锈钢管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对精炼的待浇铸钢水取样分析并且进而调整精炼的待浇铸钢水的化学元素的质量%含量是将化学元素的质量%含量进而且调整为:0.18质量%的碳、12.35质量%的铬、0.63质量%的硅、0.45质量%的锰、0.003质量%的硫和0.025质量%的磷,余量为铁。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20Cr13马氏体不锈钢管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渣料的覆盖量为钢水重量的2.5-3.0%,所述渣料由氧化钙与氟化钙组成,氧化钙与氟化钙的重量份比为4-4.5∶1,所述的钢包底吹氩气为连续底吹氩气,氩气的压力为0.2-0.4MPa,Ar气的流量为3-4.5m3/h。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20Cr13马氏体不锈钢管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对钢模预热的预热温度为80-120℃。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20Cr13马氏体不锈钢管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的控制加热温度是将加热温度控制为1130-1165℃;所述的控制热轧棒材的外径是将外径公差控制为+0.05㎜。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20Cr13马氏体不锈钢管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的控制退火温度和控制退火时间是将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分别控制为820-880℃和8-10h;所述的随炉冷却的温度为400-4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长江不锈钢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长江不锈钢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765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