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寒地区燕麦和箭筈豌豆混播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87118.3 申请日: 2011-09-26
公开(公告)号: CN102428820A 公开(公告)日: 2012-05-02
发明(设计)人: 徐世晓;赵新全;汪新川;赵亮;周华坤;王基恒;邹小艳;赵娜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C2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810008*** 国省代码: 青海;6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高寒 地区 燕麦 豌豆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人工饲草基地建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在高寒牧区建植高产人工饲草方法。

背景技术

青藏高原广袤的土地上分布着1.4亿公顷的天然草地,放牧着大约7000万头(只)家畜,是中国的主要牧区之一。高寒牧区,草畜矛盾突出,冬春饲草匮乏,蛋白质饲料不足,严重阻碍了区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刘伟,干友民,严东海;2000)。建立高产、高效、优质的人工草地是解决高寒草地草畜供求季节不平衡的矛盾,保护天然草地资源和促进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由于青藏高原气候高寒阴湿,高产优质人工草地的牧草品种极少,其中燕麦单播在高寒牧区虽可获得较高的牧草产量,但用其调制的青干草的蛋白质含量较低。为了进一步改善冬贮牧草的营养组成,寻求更合理的牧草栽培群落结构,改变单一栽培燕麦的现状,引种优质、高产、抗寒、耐早的豆科牧草品种显得十分紧迫。

在青藏高原适宜地区建植禾本科和豆科混播一年生人工草地投入资金少,牧草产量大幅度提高,并增加了牧草中粗蛋白质的含量,如果经捆裹青贮后,粗蛋白几无损失,同时也没有周期性退化和过高的管护要求,这是解决高寒牧区家畜缺草、尤期是缺乏蛋白质含量较高畜牧草的有效途径。

豆科牧草通过与其共生的根瘤菌固定大气中的氮,并转化为草地生态系统中的可利用氮素营养。豆科牧草既能固定大气中的氮素,同时本身又是高蛋白质牧草,其对改善草地生态系统氮素营养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外草地畜牧业生产非常重视对豆科牧草的利用。目前,在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种植业中,利用豆科牧草或豆科+禾本科混播牧草建立的人工草地面积大多占到总播种面积的20%~30%(多立安;1996)。

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混播人工草地以其提高饲草产量、改善饲用品质、减少土壤侵蚀、降低病虫草害等优势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倍受重视,特别是在高寒或寒冷地区。在禾本科、豆科牧草混播组合中,禾本科牧草多为燕麦、大麦及黑麦等,豆科牧草多为豌豆、箭筈豌豆、红三叶、白三叶与苜蓿等(王旭,曾昭海,胡跃高等;2007)。

由于豆科牧草具有较高的蛋白质、钙和磷,禾本科牧草具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应用禾本科牧草与豆科牧草混播技术,一方面增加产草量,同时增加牧草蛋白质含量,并且改善牧草适口性和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通过增加草地生产量,提高牧草品质,并补偿土地肥力,进而使人工草地达到稳定、高产目的,尽可能缓解草畜之间的矛盾(阎明毅;2006)。青藏高原由于气候寒冷,缺乏与禾本科牧草混播的多年生豆科牧草,因此,用较耐寒的箭筈豌豆与燕麦混播,就成为在这里建立混播人工草地的首选(周青平;2002)。

然而,混播牧草的组成和搭配比例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其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混播牧草潜力的发挥,就青藏高原海拔2400~3500m的高寒牧区燕麦和箭筈豌豆建立的混播人工草地而言,至今还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混播办法,大多采用大田较随意的混播比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于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的包括组合比例、播种量、施肥量等一系列耕作规程的高寒地区燕麦和箭筈豌豆混播方法。本发明确定了一种适合于高海拔地区混播的组合比例、播种量、施肥量等一系列耕作规程,为建立大面积人工混播草地提供科学依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寒地区燕麦和箭筈豌豆混播方法:

(1)选取坡度<7°的耕地,作为一年生禾本科牧草燕麦(Avena Sativa L.)与豆科牧草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混合播种用地,在饲草匮乏的高寒牧区建植刈割为主要用途的高产优质饲草生产基地;

(2)将所述耕地进行耕翻后耙平,其中耕翻深度为20~28cm;

(3)每年5月中旬~6月初播种,燕麦和箭筈豌豆种籽播种深度为2~4cm;

(4)将所述步骤(3)的牧草种籽进行覆盖、镇压;

(5)播种量:禾本科牧草燕麦播种量为150kg/hm2~165kg/hm2,豆科牧草箭筈豌豆播种量为75kg/hm2~82.5kg/hm2,燕麦∶箭筈豌豆以2∶1的混播比例播种;以上对种子质量的要求为:净度为100%,发芽率为100%,如达不到该标准,可按其实际净度和发芽率比例折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71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