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泄露电流测试辅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86710.1 | 申请日: | 2011-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8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勋;杨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1/06 | 分类号: | G01R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余刚 |
| 地址: | 1000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泄露 电流 测试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安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泄露电流测试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泄露电流试验是变电站内设备(变压器、避雷器等)预防性试验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其实验装置连接如图1所示,试验中,试验导线电压很高,周围会有较强的电晕放电,从而影响试验数据的准确性,试验导线与支撑避雷器的接地架构的最小距离L越小影响越大。
如图2所示,为保证试验过程的安全及试验数据的准确,通常需要反复调整试验仪器的位置,使得试验导线与接地架构的最小距离L增大为L’,有时还需采用试验人员持绝缘杆挑起试验导线的方式来增大L以完成试验工作,试验过程风险环节过多,试验工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泄露电流测试辅助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试验工作效率低下,风险环节过多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泄露电流测试辅助装置,包括:引线杆,第一端与测试仪器本体连接;导线,穿设在引线杆内,并且导线的一端与被测试避雷器相连接,另一端与测试仪器本体上的测量仪表连接。
进一步地,引线杆为管状环氧树脂绝缘杆。
进一步地,引线杆包括第一引线杆和第二引线杆,第一引线杆与第二引线杆通过连接件相连。
进一步地,第一引线杆具有两个第一导线穿孔,两个第一导线穿孔分别位于靠近第一引线杆的两端的位置,第二引线杆具有两个第二导线穿孔,两个第二导线穿孔分别位于靠近第二引线杆的两端的位置。
进一步地,导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第一导线穿设于第一引线杆内,第一导线的两端分别从第一引线杆的两个第一导线穿孔中引出,第二导线穿设于第二引线杆内,第二导线的两端分别从第二引线杆的两个第二导线穿孔中引出。
进一步地,导线上具有第一插拔件,测试仪器本体上具有与第一插拔件配合的第一插座。
进一步地,第二导线位于第一导线的下方,第一导线的下端部具有第二插拔件,第二导线的上端具有与第二插拔件配合的第二插座。
进一步地,测试仪器本体上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引线杆的第一端具有与第一连接部适配的第二连接部。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为具有内螺纹的套筒,第二连接部为设置在引线杆的外表面的外螺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测试仪器本体上加装引线杆,有效地增大了试验导线与用于支撑避雷器的接地架构之间的距离,有效的解决了试验工作效率低下,风险环节过多的问题。同时将导线穿设在引线杆的内部,增强了导线的抗干扰及抗起晕的性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泄露电流测试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泄露电流测试装置移动过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泄露电流测试辅助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泄露电流测试辅助装置的实施例一的引线杆和测试仪器本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3的泄露电流测试辅助装置的实施例一的导线和测试仪器本体连接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泄露电流测试辅助装置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7示出了图6的泄露电流测试辅助装置的实施例二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泄露电流测试辅助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实施例一的泄露电流测试辅助装置包括:引线杆2和导线3。测试时,测试仪器本体1与引线杆2的第一端连接;导线3穿设在引线杆2内,并且导线3的一端与被测试避雷器相连接,另一端与测试仪器本体1上的测试仪器连接。增加引线杆2后增大了导线3与支撑被测试避雷器的接地架构之间的角度,从而,增大了试验导线3与用于支撑被测试避雷器的接地架构之间的距离,有效的解决了试验工作效率低下,风险环节过多的问题。
优选地,如图3所示,引线杆2为管状环氧树脂绝缘杆。使用该管状环氧树脂绝缘杆的作用在于,引导导线,使中间穿过的导线能保持垂直方向走线;改善导线与周围接地架构之间的电场,有效抑制导线产生电晕,保证试验数据准确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67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翻转的新型壁挂钩
- 下一篇:纳米氧化锌修饰的免疫毛细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