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防牛水疱性口炎的饲料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6205.7 | 申请日: | 201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0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程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治市雄丰清真养殖屠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4;A23K1/16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建伟 |
地址: | 04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防 水疱 口炎 饲料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防牛疾病发生的饲料,具体地说涉及用中草药配合常规饲料预防牛水疱性口炎的饲料组合物。
背景技术
水疱性口炎是由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水疱性传染病。水疱性口炎病毒属弹状病毒科,水疱病毒属。病牛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随水泡液和唾液排出,通过健康牛损伤的皮肤粘膜和消化道而感染。成年牛易感性高,污染的饲料、饮水和昆虫叮咬是本病的传播媒介。本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夏季及初秋季节。病牛的症状表现为:病初体温升高达40~42℃,食欲减退,反刍减少,口腔粘膜及鼻镜干燥,舌、唇粘膜上出现米粒大的小水泡,而后彼此融合成蚕豆大的大水泡,内含透明黄色液体。经1~2日后,水泡破溃后形成边缘不整齐的鲜红色烂斑。同时大量流涎,呈丝缕状挂满嘴边,病牛采食困难。有的在蹄部和乳房皮肤上也发生水泡。病程1-3星期,本病很少发生死亡。对本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是消灭蚊等吸血昆虫;加强饲养管理,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消毒牛舍、用具等,增强机体抵抗力;发生本病时,应隔离病牛和可疑病牛,封锁疫区,并对污染的场地严格消毒。 治疗本病的治疗只能采用对症疗法。口腔粘膜的烂斑用0.1%高锰酸钾水冲洗,然后涂抹碘甘油。由此可见,对于病原体为病毒的牛水疱性口炎病,除加强饲养环境的卫生的管理外,提高牛的免疫力是预防本病的根本之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牛水疱性口炎的饲料组合物,它可降低牛水疱性口炎病的发病率,减少养牛业经济损失。
本发明的预防牛水疱性口炎的饲料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的:
淡竹叶 1.5-2.5
栝楼 1.5-2.5
鸭拓草 1.5-2.5
玉米 40-45
秸秆 54-60。
本发明饲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首先将上述重量份的淡竹叶、栝楼、鸭拓草和玉米制成10-40目的粉状物,将上述重量份的秸秆切成小于3厘米的段,最后将所有原料搅拌均匀既可。
用本发明饲料组合物与不加中草药的玉米粉和秸秆混合的饲料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选择100头成年牛为试验对象,试验时间为6个月,试验对象一旦发病,口腔粘膜的烂斑用0.1%高锰酸钾水冲洗,然后涂抹碘甘油治疗。试验结果见表1。
从表1可见,本发明饲料组合物与对照饲料对成年牛的试验结果是:用本发明饲料组合物饲喂牛6个月,牛水疱性口炎的发病率为2%,而用对照饲料饲喂的发病率为10%,发病后及时治疗,处理与对照组均没有出现死亡。
试验结果表明,用本发明饲料组合物比对照饲料预防牛水疱性口炎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可降低养牛业因牛水疱性口炎病造成的经济损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淡竹叶15公斤、栝楼25公斤、鸭拓草15公斤、玉米450公斤,将它们制成10-20目的粉状物,再取秸秆540公斤,切成小于3厘米的段,将所有原料搅拌均匀既为饲料组合物。
实施例2
取淡竹叶25公斤、栝楼15公斤、鸭拓草25公斤、玉米400公斤,将它们制成20-40目的粉状物,再取秸秆600公斤,切成小于3厘米的段,将所有原料搅拌均匀既为饲料组合物。
实施例3
取淡竹叶25公斤、栝楼25公斤、鸭拓草25公斤、玉米450公斤,将它们制成30-40目的粉状物,再取秸秆600公斤,切成小于3厘米的段,将所有原料搅拌均匀既为饲料组合物。
实施例4
取淡竹叶15公斤、栝楼15公斤、鸭拓草15公斤、玉米400公斤,将它们制成30-40目的粉状物,再取秸秆550公斤,切成小于3厘米的段,将所有原料搅拌均匀既为饲料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治市雄丰清真养殖屠宰有限公司,未经长治市雄丰清真养殖屠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62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带模块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磁码防盗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