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提示杯内水温的杯子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5945.9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5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尹浩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G01K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示 水温 杯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提示杯内水温的杯子。
背景技术
水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用品,主要用于盛装饮用液体,以方便人们平日的饮水。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水杯随处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如今水杯的造型多种多样,但是通常大多数的水杯采用高度大于宽度的圆柱体造型,以便于手拿取杯子并保留杯内液体的温度。一般我们使用的杯子体积相对比较较小,人们可以很方便的单手拿起,而杯子的底部较宽大,可以稳定的放在桌子上。
目前市面上的杯子主要采用玻璃,陶瓷、塑料、金属等坚固且不溶于水的材料制作而成,并可以安全容纳多种可食用液体(如饮料、酒水等)。为了适应大家的不同需求,如今对水杯的要求不再只是具有饮水的功能,为了方便使用和美观有的水杯还会带有握柄、把手以及一些装饰物,此外市面上还出现了一些具有特殊功能性的水杯比如:防烫功能的水杯、保温杯、可加热的水杯以及隔热水杯等等。但是我们在饮水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由于没有留意到杯子内水的温度,导致被热水烫到或被过冷的水刺激到,特别是在使用一些保温水杯或者是隔热水杯时,由于杯壁较厚,不容易感知杯子内水的温度就更容易出现这种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示杯内水温的杯子,解决了普通水杯功能单一的问题,可提示杯内水温的杯子可有效的提示人们在合适的温度饮水。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提示杯内水温的杯子,包括有杯身和杯子内胆,杯身的表面上有一个小突起,小突起的内部设置有一个LED灯,杯身的下部设置有开关装置,杯身的顶部有杯盖,杯身为双层结构,杯身外壳和杯子内胆之间有真空层,杯身表面上的LED灯通过电路与杯身内部真空层中设置的感温器装置、电源装置、信号处理器装置以及杯身表面的开关装置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杯盖一般采用导热性较差的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水杯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使用。可提示杯内水温的杯子能够使人们在饮水时,不需要揭开杯盖和触摸杯身便可以通过杯身表面上的LED灯的提示知道杯子内盛放液体的温度,在方便人们在合适温度饮水的同时,也给平日的生活带来的了乐趣,符合当今时代人们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发明的一种可提示杯内水温的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杯身,2. LED灯,3. 真空层,4. 杯盖,5.杯子内胆,6. 开关装置,7. 感温器装置,8. 电源装置,9. 信号处理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可提示杯内水温的杯子,包括有杯身1和杯子内胆5,所述杯身1的表面上有一个小突起,小突起的内部设置有一个LED灯2,杯身1下部设置有开关装置6,杯身1的顶部有杯盖4,杯身1为双层结构,杯身1和杯子内胆5之间有真空层3,杯身1表面上的LED灯2通过电路与杯身1内部真空层3中设置的感温器装置7、电源装置8、信号处理器装置9以及杯身1表面上的开关装置6连接在一起。
其中杯盖5一般采用导热性较差的材料制成。
使用的时候,按下杯身1下部的开关装置6,杯子内部真空层3中设置的电源装置8开始启动,此时真空层3中设置的感温器装置7就可以感应杯内胆5中液体的温度,当感温器装置7接受到杯内液体的温度后,感温器装置7将温度信号传递给信号处理器装置9,信号处理器装置9开始分析数据并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递给LED灯2,信号处理器装置9根据不同的温度信号来控制LED灯2,使LED灯2发出不同颜色的闪烁光,用以提示杯内胆5中所盛放液体的温度。
当LED灯2发出蓝色闪光说明水温为0-35℃,若发出橙色光水温则为35-65℃,发出红色光说明水温比较高约为65-100℃。一般来说当闪烁光为橙色时为最佳饮水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59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涡轮增压器起动控制
- 下一篇:压电-干摩擦复合型减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