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数字终端的人机交互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5658.8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8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金山;黄邦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H04N21/47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彭愿洁;李文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数字 终端 人机交互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终端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数字终端的人机交互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遥控器只能通过红外方式发送一些简单的控制命令,如换台和音量调节,只能通过上下左右以及数字等按键操作实现对数字终端的控制。
随着家用电器智能化发展,传统的遥控器与数字终端的交互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能像用鼠标操控电脑或触摸操控平板电脑一样灵活控制数字终端,使得用户的操作体验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数字终端的人机交互系统,客户端可以通过按键、体感、语音和触摸多种操控方式实现对数字终端的控制,服务端可以提供业务数据和音视频数据服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数字终端的人机交互系统,包括客户端装置和服务端装置,
所述客户端装置用于向所述服务端装置发送键值命令;
所述服务端装置用于接收所述键值命令为用户提供业务数据和音视频数据,所述业务数据和音视频数据直接在服务端装置上显示或传送至客户端装置。
优选地,所述服务端装置和所述客户端装置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进行键值命令、业务数据和音视频数据的收发。
优选地,所述客户端装置进一步包括人机接口模块、键值模块和客户端收发模块,
所述人机接口模块用于提供用户人机交互接口,获取用户输入的命令发送到键值模块;
所述键值模块进一步包括遥控接口和操控接口,
所述遥控接口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命令按键指令,并将所述按键指令转换成相对应的键值,
所述操控接口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命令操控指令,并将所述操控指令转换成相对应的键值命令;
所述客户端收发模块用于封装所述键值命令,并将所述键值命令发送至所述服务端装置。
优选地,所述服务端装置进一步包括服务端收发模块、控制模块、数据模块和音视频模块,
所述服务端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键值命令;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解析所述键值命令的类型,
如果是基本操作,直接进行处理,
如果是数据请求,发送给数据模块处理,
如果是音视频请求,发送给音视频模块进行处理;
所述音视频模块包括电视节目接口和本地节目接口,所述电视节目接口用于从所述服务端装置中提取电视节目,所述本地节目接口用于从所述服务端装置中提取本地音视频;
所述数据模块包括电子节目菜单EPG接口和预约接口,所述EPG接口用于获取EPG数据,所述预约接口用于获取预约数据。
优选地,所述客户端装置进一步包括跨平台模块,
所述跨平台模块用于调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基本应用程序接口API封装客户端操作系统的函数,实现与操作系统的通信。
优选地,所述操作系统为WinCE、Android、Linux或IOS。
优选地,所述服务端装置进一步包括跨平台模块,
所述跨平台模块用于调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基本应用程序接口API封装客户端操作系统的函数,实现与操作系统的通信。
优选地,所述操作系统为WinCE、Android、Linux或IOS。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可通过按键、体感、语音和触摸等多种操控方式实现对数字终端的控制;
(2)客户端装置和服务端装置之间通过无线网络实现控制信号和数据的通信;
(3)服务端装置可在提供音视频服务的同时为用户提供业务数据和音视频下载服务,使得服务端终端的功能更加多样化,满足用户需求;
(4)客户端装置和服务端端装置可适用于多个操作系统,增强用于数字终端的人机交互系统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用于数字终端的人机交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用于数字终端的人机交互系统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用于数字终端的人机交互系统的服务端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用于数字终端的人机交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用于数字终端的人机交互系统的控制指令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数字终端的人机交互系统,用于通过按键、体感、语音和触摸多种操控方式实现对数字终端的控制,终端不但可以响应控制命令,更可以回传业务数据和音视频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56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