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晶铸锭炉二次加料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5581.4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2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魏俊;张永欣;胡元庆;梁会宁;冯立学;朱桂勇;周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8/06 | 分类号: | C30B28/06;C30B29/06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07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晶 铸锭 二次 加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晶二次加料的装置。属于光伏行业生产过程中的多晶硅铸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多晶在铸锭过程中,原料装满坩埚后,开始长晶铸锭,在铸锭过程中,硅料在1500℃的高温下,在惰性气体保护的工作环境中,退火冷却出炉后,出来的硅锭的高度比刚开始装满原料的高度低很多。坩埚里面的硅锭上部的空间比较大。这样浪费了坩埚的内部硅锭以外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提高每个锭产能,节约坩埚用量的多晶铸锭炉二次加料的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晶铸锭炉二次加料的装置,包括装料容器,装料容器外设置有真空系统,装料容器底部连接有加料管道,加料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加料管道下方设置有观察视窗结构,加料管道与观察视窗结构之间通过管道软接相连,观察视窗结构内设置加料支撑结构,加料支撑结构上设置有加料导流结构,管道软接与加料导流结构上下相通,加料导流结构底部连接有下导流结构,下导流结构下端插入铸锭炉的炉壁,下导流结构外围设置有冷却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在铸锭过程中,坩埚内部的硅料融化结束后,通过本机构再加硅料,继续融化硅料,硅料全部融化后,坩埚内部的硅料开始长晶。
本发明能提高硅料对坩埚容积的最大化利用,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晶铸锭炉二次加料的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
装料容器1
加料管道2
管道软接3
观察视窗结构4
加料导流结构5
视窗玻璃6
加料支撑结构7
冷却系统8
下导流结构9
炉壁10
真空系统11
控制阀12。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多晶铸锭炉二次加料的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由图1可以看出,本发明多晶铸锭炉二次加料的装置,包括装料容器1,装料容器1外设置有真空系统11,装料容器1底部连接有加料管道2,加料管道2上设置有控制阀12,加料管道2下方设置有观察视窗结构4,加料管道2与观察视窗结构4之间通过管道软接3相连,观察视窗结构4内设置加料支撑结构7,加料支撑结构7上设置有加料导流结构5,管道软接3与加料导流结构5上下相通,加料导流结构5底部连接有下导流结构9,下导流结构9下端插入铸锭炉的炉壁10,下导流结构9外围设置有冷却系统8。
所述装料容器1内壁涂覆特氟龙涂料。可防止金属容器污染原料。
工作原理:
装料容器1在装完硅料后,真空系统11抽真空运行铸锭炉,加热融化硅料,当硅料完全融化后,通过开启控制阀12的开度大小开始往炉体内部加入硅料。使硅料往下流,通过视窗玻璃6可以看到硅料往下流,间隙性的加料,直到装料容器内部的硅料全部装完。加料完成,待硅料完全融化,开始长晶,以后的工艺和正常铸锭工艺一样。
加料时冷却系统8必须要开启方可工作,才能有效的保护整个设备的运行。冷却系统是个保护系统,能保护装料容器1的极限压力,在高温时能保护好装料容器1的压力和设备需求的压力一样,不会发生变化,保护设备的运行,如果该系统损坏会影响整个加料过程。
组合高温导流结构:加料导流结构5、加料支撑结构7和下导流结构9组合成为一个高温导流结构。这个结构能把硅料在高温时匀速的加入炉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55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