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夯式多头扩底灌注桩的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5512.3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4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献刚;徐升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献刚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5/44;E02D5/48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330200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小***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夯式 多头 灌注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桩基的施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全夯式多头扩底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桩基施工技术中,普通夯扩桩是一种挤土型混凝土灌注桩。普通夯扩桩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沉管类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方便、操作简单、造价低、对地质条件适应性强、设备简单、工期短的优势,并进行了一些改良,即在夯扩成形时,在桩端形成扩大头,从而提高了单桩承载力,同时夯扩桩还借助内夯管和柴油吊锤的重量加压成桩。与沉管类混凝土灌注桩相比,普通夯扩桩提高了桩身灌注的质量,减少了桩身缩颈的弊端。但普通夯扩桩仍存在遇淤泥和淤泥质土层(特别是承压水层)时,成桩困难、没有完成解决施工时产生断桩、离析、吊脚等质量通病的问题。由于上述原因及夯击力等多因素的限制,造成单桩承载力仍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因此,普通夯扩桩是第一代夯扩类桩基施工工艺技术。
“全夯式扩底灌注桩”则是在普通夯扩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二代夯扩类桩基施工工艺技术。它充分发挥了沉管类灌注桩和普通夯扩桩的优势。与普通夯扩桩相比,全夯式扩底灌注桩采用了电动吊锤,从成孔、桩端扩大头到桩身成型全过程均采取夯压成型新工艺,不但产生了良好的振密桩端土和桩周土的振密挤土效应,而且对外管的混凝土产生了挤出效应,从而达到了提高单桩承载力的目标,基本上消除了断桩、离析、吊脚等质量通病。它把普通夯扩桩的发展向前大大地迈出了一大步。但由于受桩管口径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常遇到相对较硬的持力层埋置较深或桩端阻力于桩侧摩助力之和无法与桩身抗压强度相匹配时,桩的承载力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全夯式扩底灌注桩在钢筋笼的安装方面也不能满足新规范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的规定。端承桩、抗拔桩的钢筋笼应插入桩端扩大头的通常配筋要求。施工中易发生撞笼、扭笼和墩笼,有时会发生钢筋笼标高失控的现象,造成工程桩顶部主筋重接的尴尬局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桩承载力更高、工程造价更经济的全夯式多头扩底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即在全夯式扩底灌注桩的基础上发明的第三代夯扩类桩基施工工艺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全夯式多头扩底灌注桩的施工方法,特征是:
1、施工组织设计:对设计文件和工程地质勘察资料进行深入研究,按设计文件的工程桩单桩承载力要求、持力层的规定、技术特点和独特的施工艺程序编写施工组织设计;
2、根据工程桩的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和本发明的技术特点,对多头扩大头的构造、持力层和结构进行施工设计,提出了全夯式多头扩底灌注桩的具体技术参数和施工工艺程序;
3、按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工程桩试桩:
(1)按设计要求进行工程桩试施工;
(2)对施工中的具体实施步骤和参数,要重视多节扩大头有变化的参数分析研究,并做好记录;
(3)对试施工出现的问题和变异参数做出判断处理意见;
(4)按规定进行载荷试验;
(5)最后确定施工程序和各项施工参数:夯击次数、拔管速度、成孔停锤贯入度、各扩大头埋植深度以及与地勘报告的对应性、混凝土的标号、夯灌量、各段夯击停锤标准、分段桩长、充盈系数和载荷试验承载力、变形沉降;上述工作需得到设计和监理单位的认可;
(6)填写 “全夯式多头扩底灌注桩试桩施工记录”;
4、测量放线及桩机就位: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物的红线,测定轴线桩,施放每个桩位,用做好标记的竹钎或钢筋打入土中,并用砼包住固定,经相关单位验收合格后将桩机就位;
5、沉管至持力层,封底止水:
(1)锤击沉管前,应在桩位放置足够的干硬性混凝土,混凝土的数量,应以填满管底空腔为准,以保证止水阻淤的效果;
(2)锤击沉管时按地质报告的持力层埋深指标,控制沉管最后贯入度,以确保满足以贯入度为主、以控制标高为辅的技术规范的要求;
(3)锤击沉管采用重锤低击的办法施打,落锤高度为1.0 m,正负偏差控制在0.1m以内;
(4)最后收锤标准:①最后三阵的贯入度:按工程的经验或设计要求为每阵10击,最后贯入度小于10 cm;②结合地质报告揭示的持力层埋深相对照;
(5)停锤后应抽出内夯管,检查内夯管的下端是否干燥,确定外管内无泥、水进入;
6、抽出内夯管灌注桩端混凝土,进行桩端扩大头的夯扩:扩大头混凝土灌注量按夯扩程序、夯扩参数计算确定,扩大头混凝土的强度按设计要求配制,坍落度应控制在80mm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献刚,未经刘献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55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轮动装置的饮用水终端处理器
- 下一篇:移动电脑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