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纳米孔表面制备纳米间隙电极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5323.6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4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宏文;刘丽萍;谢骁;叶晓峰;赵志亮;陆祖宏;刘全俊;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周静 |
地址: | 21118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表面 制备 间隙 电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纳米孔表面制备纳米间隙电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孔测序一直以来被视为第三代基因组测序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理是DNA在外加电压的驱动下,穿过一个纳米数量级直径的小孔,引起离子电流的改变。1996年,Kasianowicz及其同事首次报道了单链DNA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通过自组装在脂质双分子层上的α-溶血素纳米孔,并且在DNA分子通过α-溶血素纳米孔时检测到了电流的变化。很多理论和实验都已经证明了,不同的碱基由于其不同的原子组成以及结构,导致他们在穿过同一纳米孔时产生的电流变化也不同,因此可以根据检测到的信号来可以区分出四种不同的碱基A、T、C、G,获得DNA分子的序列信息及基因组成,为实现直接、快速的检测单链DNA的遗传信息提供了可能[Branton D,et al.,Nature Biotechnol.2008,26,1146-1153;Deamer D W,Branton D.Acc Chem Res.2002,35,817-825]。
但是,α-溶血素纳米孔等生物纳米孔存在一些固有的缺点,比如孔径固定、寿命短、稳定性差、环境条件要求高,这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物纳米孔在检测生物大分子上的应用。后来,人们发现可以聚焦离子束工作站或是聚焦电子束工作站在Si3N4薄膜打出纳米数量级的小孔[Li J,et al.Nature,2001,412,166-169],而且孔径是可以控制的。人造Si3N4纳米孔的出现,使得纳米孔装置再一次引起了学界的兴趣和重视,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DNA测序以外的其他生物大分子的检测。相对于生物纳米孔来说,人造纳米孔直径可控,化学性质稳定,可以重复利用,已经成为近几年纳米孔研究中的热点。
纳米孔应用于DNA等生物大分子的检测,其原理是基于生物大分子通过时产生的纵向离子电流的改变,而很多时候一维的信号还不足以推断出生物大分子的内部信息,比如DNA分子的碱基序列。通过集成在纳米孔孔内的纳米间隙电极来检测生物大分子通过纳米孔时产生的横向隧道电流,实现了二维双通道同时检测生物大分子过孔的信号变化,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可信性[Yuhui He,et al.applied physics letters,2010,97]。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纳米孔表面制备纳米间隙电极的方法。
所述在纳米孔表面制备纳米间隙电极的方法如下:
(1)在基材表面相对的两条金属线的端面上分别修饰核苷酸片段A和核苷酸片段B;
(2)引入两端分别与核苷酸片段A和核苷酸片段B互补的双链DNA,使双链DNA和两金属线上的核苷酸片段A和核苷酸片段B结合后,以非折叠状态连接在两金属线之间;
(3)在双链DNA骨架上沉积、聚集Ag+,然后使聚集的Ag+还原成Ag纳米线;
(4)将Ag纳米线刻蚀穿,并将基材刻蚀形成贯穿的纳米孔,形成表面具有纳米间隙电极的纳米孔。
所述基材表面相对的两条金属线相距16μm-5μm。
所述核苷酸片段A和核苷酸片段B长12bp-40bp,DNA分子长15kb-48kb。
所述金属线为Au,核苷酸片段A和B的3’端修饰-SH后分别连接到两金属线的端面上,或者核苷酸片段A和B的5’端修饰-SH后分别连接到两金属线的端面上。为了便于在两金属线端面分别修饰不同的核苷酸片段,可以通过已有的方法,先使一条金属线相对惰化,仅使另一条金属线参与和核苷酸片段的反应,如在需要惰化的金属线表面覆盖无法与核苷酸片段反应的掩膜。优选的方法是,在一条金属线表面覆盖一层铜,使修饰-SH后的核苷酸片段A选择性结合到Au线端面;然后去掉前述金属线表面的铜,露出Au,再使修饰-SH后的核苷酸片段B结合到去掉铜后暴露出来的Au线端面。可采用公知的方法在金属线表面覆盖一层铜或去掉覆盖的铜,如电镀或电解。
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在固态纳米孔孔内制备出纳米间隙电极的方法,从而能够实现二维同时检测生物大分子通过纳米孔所产生的信号变化,广泛地应用各种生物大分子的检测。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实施例1中表面有金属线的基材的制备流程;
图2示出实施例1中在纳米孔表面制备纳米间隙电极的制备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53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管回接插入密封装置
- 下一篇:自动换水装置和自动换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