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音频编码方法及装置、信息采集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84934.9 | 申请日: | 2011-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4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 发明(设计)人: | 吕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品 |
| 主分类号: | H04N21/83 | 分类号: | H04N21/83;H04N21/258;G10L1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嘉 |
| 地址: |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湾仔港道2***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音频 编码 方法 装置 信息 采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音频编码方法及装置、信息采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内容收视调查通常用于采集某多媒体内容在特定的区域和时间内实际的收看数据。收视调查的信息采集方法目前主要有:通过电话采访、填写问卷或安装专业的收视调查装置抽样调查来得到收视数据。但是,上述方法都存在成本高、精度差、覆盖面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音频编码方法及装置、信息采集方法及系统,降低收视数据等信息采集的成本,提高采集效率和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音频编码方法,包括:
获取多媒体内容及其属性信息;
采用人耳感知频率以外的频带对所述属性信息进行数字编码,生成音频标识;
将所述音频标识与所述多媒体内容合并。
可选地,所述人耳感知频率以外的频带为14KHz至16KHz。
可选地,所述音频标识中还包括同步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任一种音频编码方法的信息采集方法,包括:
接收并播放所述经过合并的多媒体内容和音频标识;
采集播放出的音频标识并进行解码,还原出所述属性信息;
将所述属性信息传输至采集服务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音频编码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多媒体内容及其属性信息;
音频编码单元,用于采用人耳感知频率以外的频带对所述属性信息进行数字编码,生成音频标识;
合并单元,用于将所述音频标识与所述多媒体内容合并。
可选地,所述人耳感知频率以外的频带为14KHz至16KHz。
可选地,所述音频标识中还包括同步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信息采集系统,包括上述任一种音频编码装置,还包括:
播放终端,用于接收并播放所述经过合并的多媒体内容和音频标识;
接收终端,用于采集播放出的音频标识并进行解码,还原出所述属性信息;
采集服务器,从所述接收终端获取所述属性信息。
可选地,所述采集服务器还获取所述接收终端的位置、时间和/或终端标识。
可选地,所述播放终端为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电视或机顶盒,所述接收终端为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电视或机顶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的音频编码方法及装置中,采用人耳感知频率以外的频带对多媒体内容的属性信息进行数字编码,生成音频标识,之后将生成的音频标识与多媒体内容合并,从而能够在播放多媒体内容的同时对该音频标识一并进行播放,而且播放出的音频标识采用的是人耳感知频率以外的频带,并不会被人耳听到,在不影响用户欣赏多媒体内容的同时实现了属性信息的同步加载和传播。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的音频编码方法及装置中人耳感知频率以外的频带优选为14KHz至16KHz,由于常用的麦克风、喇叭等音频设备的截止频率为16KHz,因而能够在不改变硬件设备的基础上实现音频标识的播放和采集,有利于降低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采集方法及系统中,播放经过合并的多媒体内容和音频标识,采集播放出的音频标识并进行解码,将还原出的属性信息传输至采集服务器,从而在播放多媒体内容的同时能够实时地获取相应的属性信息,而且由于音频标识的频带在人耳感知频率以外,并不会影响用户的收看和收听,信息采集的效率、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音频编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采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音频编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采集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的收视调查数据采集方法存在成本高、精度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信息采集方法和系统,采用人耳感知频率以外的频带对多媒体内容的属性信息进行数字编码,并将生成的音频标识与多媒体内容合并,从而能够在多媒体内容播放的同时对音频标识进行同步播放,有利于更高效、更精确地获取当前播放的多媒体内容的属性信息,进而实现收视调查、用户行为分析等操作。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音频编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S11,获取多媒体内容及其属性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品,未经吕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49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标签和基于电子标签的通信方法
- 下一篇:水泥生产用粉尘回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