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配电系统安全域的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3824.0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8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肖峻;王成山;余贻鑫;谷文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温国林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配电 系统 全域 评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系统安全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配电系统安全域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配电系统是联系终端用户和发电系统或输电系统的纽带,是保证用户可靠供电的重要环节。智能电网将彻底变革配电系统,实现配电系统的充分信息化,可以通过新型传感器和通讯手段获配电网的大量实时信息,智能开关设备将广泛使用,为配电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全新的基础条件。在输电系统中,近十几年来,安全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已在国调中心、天津、河南等省网调度以及北美得以应用。安全域方法的提出加深对电力系统安全域边界的性质与规律的认识,可提供系统工作点在安全域中的相对位置,从而获得各种必要信息,大大减少了计算量,并使各种与调度相关的最优化问题中稳定性约束的计及变得十分简易。配电系统的安全性理论研究相对输电系统非常薄弱。《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规定了N-1安全准则,并依此为依据进行电网的规划、建设和运行。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点和不足:
目前的配电系统安全性研究都限于N-1方法以及故障后恢复供电方法。传统的配电网N-1安全性分析方法是对逐个元件假想故障并对故障后的安全性进行分析,计算量大、速度慢,适合在离线分析中使用,并不能满足实时在线运行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配电系统安全域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减少了计算量,提高了运行速度,并可以满足实时在线运行的要求,详见下文描述:
一种基于配电系统安全域的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配电系统中的主变的容量以及主变间的联络关系获取配电系统安全 域以及安全边界;
(2)获取工作点与所述安全边界之间的距离;
(3)根据所述工作点与所述安全边界之间的距离判断所述工作点是否在所述配电系统安全域内,如果是,执行步骤(4);如果否,执行步骤(5);
(4)获取联络单元的负荷缺额或裕量Li,流程结束;
(5)对主变的负荷进行调整,直到所述工作点回到所述配电系统安全域内,执行步骤(4)。
所述配电系统安全域通用为:
ΩDSSR={T|g(T)≤0} (1)
n台主变的配电系统安全域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38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局域网的网络设备软件批量升级的方法
- 下一篇:快速电瓶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