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化螟人工饲养的饲料配方及制备方法和大规模饲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3362.2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6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胡阳;傅强;罗举;赖凤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K1/10 | 分类号: | A23K1/10;A23K1/14;A23K1/16;A23K1/17;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14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化螟 人工 饲养 饲料 配方 制备 方法 大规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昆虫人工饲料和规模化饲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二化螟人工饲养的饲料配方及制备方法和大规模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人工饲料饲养昆虫是研究昆虫学的基本技术之一,利用该技术可以常年饲养和繁殖科学研究所需的实验虫源,由于人工饲料的成分可以人为控制,且可以提供遗传背景和生理状态相近或一致的大量虫源,因而也是研究昆虫的生理生化的重要方法(王延年等1984)。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 分布十分广泛,日本、菲律宾、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等地都有发生,我国国内分布也很广泛,是我国水稻上最重要的钻蛀性害虫。对二化螟的综合防治中,新型农药开发和转基因水稻(Bt水稻)的利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新型生物农药开发和Bt水稻抗虫性的生物测定均需要遗传背景相似,发育历期一致的大量二化螟试虫,获得这样的二化螟试虫的唯一办法是大规模人工饲养。
二化螟人工饲料的研究已有40多年的历史,其间也报道了一批人工饲料配方,但这些二化螟人工饲料及其饲养方法在饲养过程中需要在饲料中人工采集二化螟蛹,且饲养规模受限于幼虫饲养空间,较为耗费人工。同时由于频繁人工干扰幼虫,不利于幼虫成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实现了二化螟的大规模、简便化、经济饲养的二化螟人工饲养的饲料配方及制备方法和大规模饲养方法的技术方案,解决饲养中蛹处理过程中耗费大量人工的难题,具有方法简便,价格经济、省时省力,易于操作等优点。
所述的二化螟人工饲养的饲料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物质组成:蒸馏水600-900份,琼脂12-18份,稻茎粉8-16份,熟大豆粉40-55份,稻糠粉28-45份,干酪素18-28份,酵母粉4-9份,蔗糖8-16份,维生素C1-4份,21金维他0.5-3份,维生素E0.5-3份,氯化胆碱0.1-1.2份,山梨酸3-8份,金霉素3-8份。
所述的二化螟人工饲养的饲料配方,其特征在于:蒸馏水700-800份,琼脂15-18份,稻茎粉10-15份,熟大豆粉45-50份,稻糠粉30-40份,干酪素20-25份,酵母粉5-8份,蔗糖10-15份,维生素C2-3份,21金维他1-2份,维生素E1-2份,氯化胆碱0.3-0.8份,山梨酸4-6份,金霉素2-5份。
所述的二化螟人工饲养的饲料配方,其特征在于:蒸馏水720-780份,琼脂16-17份,稻茎粉12-14份,熟大豆粉46-48份,稻糠粉32-35份,干酪素22-24份,酵母粉6-7份,蔗糖12-14份,维生素C2.5-2.8份,21金维他1.2-1.8份,维生素E1.5-1.8份,氯化胆碱0.5-0.7份,山梨酸4.5-5份,金霉素3-4份。
所述的二化螟人工饲养的饲料配方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饲料配方分为A、B、C三个部分,A部分由蒸馏蒸馏水400-500份、琼脂12-18份组成;B部分由蒸馏水100-200份、稻茎粉8-16份、熟大豆粉40-55份、稻糠粉28-45份组成;B部分由蒸馏水100-200份、干酪素18-28份、酵母粉4-9份、蔗糖8-16份、维生素C1-4份、21金维他0.5-3份、维生素E0.5-3份、氯化胆碱0.1-1.2份、山梨酸3-8份、金霉素3-8份;
2)首先按照配方称量好各个部分,然后将称好的琼脂并倒入蒸馏水中,于锅中加热并搅拌,使琼脂完全溶化,然后倒入已拌匀的B部分,将A、B组分在搅拌器中充分拌匀,待其温度降到50-58°C时倒入C部分,再拌匀后倒入幼虫盒中,待其自然冷却后,盖上盖子,置于3-5°C的冰箱中保存备用。
所述的二化螟人工饲养的大规模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稻研究所,未经中国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33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