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平硐斜溜井施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82643.6 | 申请日: | 2011-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2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唐志强;李卫锋;刘瑞彩;王丽霄;李立军;耿洪波;郭文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齐兰君 |
| 地址: | 05005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平硐斜 溜井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平硐70度斜溜井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采矿运输中的斜溜井施工时,连接卸矿硐室与汽车平硐间的溜井轴线定位往往不易控制,其工程的主要特点和难点包括:
1. 由于矿井地处山体内部,斜溜井施工工程为山洞内作业,施工用道路狭窄崎岖,坡度大,弯度大,同时施工中存在着坠石等安全隐患。
2. 由于施工工程场地狭小,汽车平硐门口紧靠上山道路,周转工具进入硐室内均需人工倒运,且场地有限,容易造成道路不畅。
3. 斜溜井底板中心仅留有2.170m×1.730m的预留洞,斜溜井底板以上所有材料、工具均需从预留洞通过,垂直运输难度较大。
4. 斜溜井高差大,与地面呈70°倾角,卸矿硐室为溜井上口,爆破后洞口及内壁形状不规则,洞内阴暗潮湿,施工场地狭小。
由于上述施工工程特点和施工难度,爆破后洞口及内壁形状不规则,洞内阴暗潮湿,施工场地狭小,因而斜溜井采用常规施工方法不能满足优质高效的斜溜井工艺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工程特点及施工中存在的难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平硐70度斜溜井施工方法,以确保实现斜溜井优质高效施工。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这种汽车平硐70度斜溜井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首先在爆破后的斜溜井及硐室内壁进行喷浆;
b. 然后在斜溜井底部进行底板和与底板相连的竖直墙壁的浇筑施工;
c. 根据斜溜井径向尺寸,沿底板中心点在斜溜井内支设弧形模板,调整弧形模板的轴线与底板间夹角为70°±2°,调整弧形模板的圆心与底板中心点偏差≯2mm,然后浇筑混凝土;
d. 沿上述支设的弧形模板上再支设弧形模板,然后再次调整弧形模板的轴线与底板间夹角和弧形模板圆心与底板中心点偏差后,浇筑混凝土;
e. 重复以上c~d步骤的工艺过程,直至混凝土浇筑至斜溜井上口。
所述弧形模板圆弧半径为2000mm。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由于采用本发明斜溜井施工方法,可实现在矿山复杂恶劣的施工环境下,充分利用过程监测控制,实现确保斜溜井实体工程质量,节省了人工、材料、缩短了施工工期,斜溜井实体质量良好,可一次交验成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1. 根据现场施工环境条件及工程特点所设计的弧形定形模板,可利用其自锁实现模板间的加固,从而节约了周转工具,减少了工具的倒运及垂直运输。
2. 根据斜溜井轴线直径及高度,设计的弧形定形模板可快速实现合格的预拼组装,在合理的情况下能尽量减少倒模步数,从而节约了人工、材料及工具租赁费,缩短了工期。
3. 将斜溜井中心轴线控制转移至底板定位线,结合全站仪复核的方法,实现溜井角度控制由不易实现空间轴线到实物定位线的转移。
4. 根据溜井为70度倾斜角形式,采用检测尺实现检测模板圆度及对轴线70度角的定位及核验,从而实现了混凝土浇筑前控制斜溜井圆度及轴线角度,避免了二次返工的损失。
通过实践表明,本发明施工方法简便可行,实现了优质高效施工的良好效果,显示出其突出的优越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汽车平硐70度斜溜井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为保证施工安全,首先在爆破后的斜溜井2及硐室3内壁进行50mm厚的喷浆操作,以防止落石伤人;
b. 然后在斜溜井2底部进行底板和与底板相连的竖直墙壁的浇筑施工;
c. 根据斜溜井2径向尺寸,沿底板中心点在斜溜井2内支设拼装好的弧形模板,弧形模板圆弧半径为2000mm,用RTS-822R全站仪支设于底板中心点,用全站仪定位底板径向水平定位线,用墨斗在底板上弹出径向定位线,再用全站仪垂直向上旋转70度定位溜井2中心轴线,调整弧形模板的轴线与底板间夹角为70°±2°,并在GL618m卸矿硐室1壁上设置定位控制点,用于校核斜溜井2中心轴线,调整弧形模板的圆心与底板中心点偏差≯2mm,弧形模板肋高安装后高度偏差不大于1mm,然后浇筑混凝土;
d. 沿上述支设的弧形模板上再支设弧形模板,用检测尺径向量测,检验组拼好的模板的弧度,同时检测尺上的角度控制线校核弧形定型模板的轴线角度为70°±2°,保证此时线坠落于底板径向水平定位线上,如线坠未落在定位线上,调整模板,直至落点在水平定位线上为止,即再次调整弧形模板的轴线与底板间夹角和弧形模板圆心与底板中心点偏差后,浇筑混凝土;
e. 重复以上c~d步骤的工艺过程,直至混凝土浇筑至斜溜井2的上口,内径4米,垂直高度41米的汽车平硐70°斜溜井施工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未经河北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26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