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织缓冲橡胶圈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2613.5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5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孙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秦邦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49/40 | 分类号: | D03D49/4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织 缓冲 橡胶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设备,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纺织缓冲橡胶圈。
背景技术
纺织机上需要使用橡胶圈来做为缓冲装置,现有的橡胶圈都是简单的环形圈,减震效果仍须提高,另外,现有的橡胶圈的油封能力也不佳。
中国发明专利ZL90225886.9 公开了一种缓冲纺织皮圈是一种低噪耐磨的纺织皮圈,涉及纺织器材。它由外硬质耐磨层、缓冲隔离带、内硬质耐磨层、皮圈本体等组成,其缓冲隔离带由内、外硬质耐磨层夹在其中,由铆钉将粘接后的内、外硬质耐磨层、缓冲隔离带固定在皮圈本体的前、后端。这种皮圈无任何储油空间,极易造成漏油和缺油。
中国发明专利ZL200720040000.X公开了一种减震套,具体地说是用于转杯纺纱机上,属于纺织配件技术领域。其主要由前减震器结合件及后减震器结合件组成,前减震器结合件由外圈、内圈通过前橡胶圈 连接成一体;后减震器结合件由外圈、内圈通过后胶圈连接成一体,并分别压于内套上,特征是前减震器结合件和后减震器结合件为分体式,在内套上分别开有散热 孔和加油孔。然而,这种减震套的储油空间很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减震能力强的新型的缓冲橡胶圈。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纺织缓冲橡胶圈,所述的纺织缓冲橡胶圈包含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的外表面包含第一弧形突起、第二弧形突起和第三弧形突起,所述的第一弧形突起、第二弧形突起和第三弧形突起的弧形高度相同,所述的第一弧形突起和第三弧形突起的圆弧半径相同,所述的第一弧形突起的圆弧半径小于所述的第二弧形突起。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的内表面包含环形突起,相邻的环形突起之间构成油封腔。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的环形突起等距设置在所述的内表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纺织缓冲橡胶圈为氯丁橡胶或丁晴橡胶。
由于本发明的缓冲橡胶圈利用外表面的三个不同半径的弧形突起,使得这种橡胶圈不需要指明使用方向,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位于外面中间的第二弧形突起能有效增强整个橡胶圈的轴向耐受冲击力,另外,橡胶圈利用内表面的油封腔能大大提高整个橡胶圈的油封能力,提高整个纺织机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纺织缓冲橡胶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纺织缓冲橡胶圈的结构示意图,此时视角为正视;
图3为图2中的橡胶圈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织缓冲橡胶圈。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纺织缓冲橡胶圈1,该纺织缓冲橡胶圈1包含外表面2和内表面3,其特征在于,该外表面2包含第一弧形突起21、第二弧形突起22和第三弧形突起23,该第一弧形突起21、第二弧形突起22和第三弧形突起23的弧形高度相同,该第一弧形突起21和第三弧形突起23的圆弧半径相同,该第一弧形突起21的圆弧半径小于该第二弧形突起22。该内表面包含环形突起31,相邻的环形突起31之间构成油封腔32。该环形突起31等距设置在该内表面3上。
另外,纺织缓冲橡胶圈1为氯丁橡胶或丁晴橡胶。
该缓冲橡胶圈利用外表面的三个不同半径的弧形突起,使得这种橡胶圈不需要指明使用方向,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位于外面中间的第二弧形突起能有效增强整个橡胶圈的轴向耐受冲击力,另外,橡胶圈利用内表面的油封腔能大大提高整个橡胶圈的油封能力,提高整个纺织机的可靠性。
以上仅仅以一个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发明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秦邦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吴江秦邦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26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