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水酶法提取茶油的生产废液中提取茶皂素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2353.1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1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罗凡;费学谦;王金元;陈焱;方学智;王亚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J63/00 | 分类号: | C07J63/00;C07H15/256;C07H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酶法 提取 茶油 生产 废液 皂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皂素的化学提取技术领域,主要是一种从水酶法提取茶油的生产废液中提取茶皂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皂素具有乳化、分散、发泡、润湿等性能,是一种天然优良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并具有溶血、抗渗消炎、止咳祛痰、镇痛、抗高血脂和高血压等许多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建材、日用化工、农药及食品行业。
水酶法是一种新兴的植物油脂提取技术,水酶法提油工艺条件温和,提取的油脂纯度高,磷脂含量、酸值及过氧化值低,色泽浅,体系中的降解产物一般不会与提取物发生反应,可以有效地保护油脂、蛋白质以及胶质等可利用成分的品质,副产品利用水平大大增加,因此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本文旨在以上述制油工艺方式中产生的水相为原料,开发制取茶皂素的方法,以期变废为宝,为水酶法枝杈油提供综合开发和精深加工的新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要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从水酶法提取茶油的生产废液中提取茶皂素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从水酶法提取茶油的生产废液中提取茶皂素的方法,以水酶法制取茶油后的水相为原料,采用絮凝-沉淀法提取其中的油茶皂素的方法,提取方法步骤为:
(1)在水酶法制油后的水相废液中添加絮凝剂,将茶皂素絮凝出来,体积浓度1-2%的壳聚糖溶液加入量为水相废液体积的10-20%;
(2)在分离出絮凝物的水相中,加入沉淀剂,常温沉淀,沉淀时间5-7h,沉淀剂的用量为水相重的2-4%;
(3)分离沉淀物,加入碳酸氢铵释放剂,释放絮凝的茶皂素,其用量为沉淀剂用量2-3倍,释放温度35-45℃,释放时间0.5-1h,
(4)最终得到纯度为80%的油茶皂素产品。
作为优选,所述的沉淀剂为氧化钙。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 综合利用水酶法制油工艺中产生的废水,变废为宝,提取的成本低、工艺简单,没有污染,能适应于小型和大型的生产规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举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举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机理:利用在水酶法制油工艺条件下产生的水相为原料,先以絮凝剂对水相中茶皂素进行絮凝处理,然后通过沉淀法提取絮凝物中的油茶皂素,再加入释放剂将沉淀中的茶皂素释放出来。
(1) 油茶籽粉碎过80目筛后通过水酶法的酶解反应;
(2) 酶解后的液体经过离心分离后收集水相;
(3) 水相中加入絮凝剂絮凝沉降;
(4) 收集分离出絮凝剂的上清液;
(5) 在上清液中加入沉淀剂氧化钙;
(6) 分离沉淀反应后的沉淀;
(7) 在沉淀物中加入碳酸氢铵释放剂;
(8) 分离、浓缩、干燥得到释放出的茶皂素产品。
如图1所示,水酶法提取茶油后产生的水相中加入水相体积12%的絮凝剂(1%壳聚糖溶液),充分搅拌均匀后静置过夜,4000rpm离心,分离出絮凝体。在除去絮凝体的水相中加入水相重的3%的沉淀剂(氧化钙),在20℃条件下沉淀6h,在湿皂素钙沉淀中加入用量为2.5倍氧化钙量的碳酸氢铵释放剂,并在40℃的温度下释放0.5h,将所得水溶液离心分离,浓缩,干燥得到茶皂素产品,其纯度约为80%。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23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号处理装置及信号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保存设备配置信息的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