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修枝剪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81874.5 | 申请日: | 2011-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4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 发明(设计)人: | 高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3/037 | 分类号: | A01G3/03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修枝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修枝剪。
背景技术
修枝剪通常具有后手柄及前手柄,便于用户双手握持操作,以支撑整机重量并对切割方向进行控制。现有的修枝剪采用交流电机作为驱动装置并通过电源线与外部交流电源相连,可以长时间工作。然而现有的交流修枝剪的机身体积大、重量重,不方便使用者操作。特别是在对较高处的灌木丛进行水平切割时,使用者一般需要一只手握住修枝剪的后手柄,另一只手托住修枝剪粗大的机身进行作业,使用者很容易感到疲惫。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交流修枝剪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体积小、机身修长、重量较轻、便于使用者作业的修枝剪。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修枝剪,包括:
沿纵向延伸的壳体;
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的主手柄;
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相连的刀条组件;
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驱动所述刀条组件运动的驱动装置;
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刀条组件的传动机构;
所述修枝剪进一步包括电源转换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为直流电机,所述电源转换装置用于将外部交流电源转换为驱动所述直流电机的直流电。
优选地,所述电源转换装置为整流桥,用于将外部交流电转换为相同电压的直流电。
优选地,所述直流电机为稀土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稀土电机为无刷稀土电机。
更进一步地,所述直流电机为分体电机。
优选地,所述电源转换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修枝剪还包括连接所述外部交流电源与电源转换装置的电源线。
优选地,所述直流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壳体的纵向轴线平行或重合。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还设有辅助手柄,所述辅助手柄包括至少一个位于壳体顶部的把手部及一个与壳体连接的手柄连接部。
进一步地,在所述主手柄与所述手柄连接部之间的壳体上进一步设有供使用者操作控制的握持部,所述直流电机位于所述握持部所在的壳体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握持部包括向所述壳体内部凹陷的支撑区。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区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区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以第一坡度沿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向壳体的第二端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三部分以第二坡度沿所述壳体的第二端向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壳体的纵向轴线平行,所述第一坡度小于第二坡度。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部设有第一触发件,所述主手柄上设有第二触发件,所述辅助手柄上设有第三触发件,当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触发件中的任意两个被按下时,所述直流电机启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修枝剪采用直流电机作为驱动装置,使得包覆住所述直流电机的壳体部分修长、体积小、重量较轻、便于使用者进行作业,特别是在对较高处的灌木丛进行水平切割时,使用者一只手握住修枝的主手柄,另一只手托住修枝剪较修长的机身,大大地方便了使用者的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修枝剪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修枝剪沿纵向的剖面图。
图3是图2中开关传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开关传动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5是图2中开关传动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修枝剪的侧面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
100、修枝剪; 10、壳体; 20、直流电机;
30、主手柄; 50、传动机构; 60、刀条组件;
70、辅助手柄; 80、防护罩; 90、电源线;
42、第一壳体; 44、第二壳体; 42a、44a、第一端;
42b、44b、第二端; 11、底面; 12、握持部;
13a、左侧面; 13b、右侧面; 14、支撑区;
15、顶面; 16、触发钮; 17、通风孔;
18、开关; 19、开关传动装置; 20、直流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18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