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电动窗智能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0072.2 | 申请日: | 2011-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2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胜;张庆军;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天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20 | 分类号: | E05F15/20;E05F15/1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王瑞丽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电动窗 智能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电动窗智能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电动窗在使用的过程中,随着车窗逐渐变形、电机线圈逐步老化等因素的产生,车窗的堵转电流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按照传统的控制方法,电机堵转电流值设为一固定值,在刚开始车窗状况较好的情况下,车窗可以正常动作。当上述因素发生后,车窗驱动电机的堵转电流会增大,如果大于刚开始设定的堵转电流值,车窗就有会出现不能升降或只能点动的情况。
把电机堵转电流值设置为一固定值存在很多弊端。如果该值设的过大,那么在车窗玻璃到顶到底或中间位置遇障碍物而产生堵转的情况下,MCU也判断不出已经发生堵转而停止电机驱动输出,那样电机的使用寿命会大大降低;反之,如果该值设的偏小,MCU就很容易认为发生了堵转而停止电机驱动输出,那么就会出现车窗不能升降或只能点动的情况。即使刚开始该值设置的合适,随着车窗变形等外界因素的产生,车窗还是会出现不能动作或点动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窗智能控制方法,利用MCU进行智能控制,实现了电动窗驱动电机堵转电流值的自动修正,延长了电动窗的使用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电动窗智能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电动窗电机启动后,启动学习程序,由MCU采集电流反馈值,从采集到的电流反馈值中取峰值电流IInrush,并按以下公式计算此次动作的电机堵转电流值IStall:IStall ≈IInrush* P,其中P为电机参数,取80%~85%,并把该参数存储到MCU的临时存储单元中;
步骤二,学习程序结束后,每隔一段时间采集电机的电流反馈值,比较电流反馈值与堵转电流值的大小,若大于或等于堵转电流值,则停止电机驱动输出;若小于堵转电流值,则继续执行步骤二。
在电动窗每次动作时,MCU都会首先启动学习程序,首先对车窗驱动电机的堵转电流值进行学习,将学习到的堵转电流值存到临时存储单元中。学习程序执行完后,MCU接着采集电机的电流反馈值,如果该值一旦大于或等于学习到的堵转电流值,则认为已经发生堵转而停止电机驱动输出,从而大大缩短电机堵转发生时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在电动窗每次动作时,MCU都会首先启动学习程序,由MCU采集电流反馈值,从而得到该次动作的电机堵转电流值,对车窗的堵转电流值进行学习修正,该值一直处于一种动态调整的过程中,这样每次启动电动窗电机后,可按照该次的实际情况判断是否发生堵转,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电机堵转电流值设置为固定值存在的弊端,排除车窗变形等外界一切因素的限制,从而有效地延长了电动车窗的使用时间。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延长车窗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保证车窗每次都能正常升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电动窗电机驱动电流反馈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电动窗电机启动后,在电动窗电机启动的最初一段时间 (t0 + t) 内,首先启动学习程序,由MCU采集电流反馈值,从采集到的电流反馈值中取峰值电流IInrush,并按以下公式计算此次动作的电机堵转电流值IStall:IStall ≈IInrush* P,其中P为电机参数,公式中的P值取电机参数的80%~85%,并把该参数存储到MCU的临时存储单元中;
步骤二,学习程序结束后,每隔一段时间采集电机的电流反馈值,比较电流反馈值与堵转电流值的大小,若大于或等于堵转电流值,则停止电机驱动输出;若小于堵转电流值,则继续执行步骤二,采集电机的电流反馈值,比较电流反馈值与堵转电流值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天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天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00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下一篇:警报输出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