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垃圾山生态护坡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垃圾山绿化坡面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9828.1 | 申请日: | 2011-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9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高振生;王玉磊;苏军委;高俊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9 | 代理人: | 蔡勤增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生态 护坡 方法 采用 绿化 | ||
1.一种垃圾山生态护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垃圾山的山体中打孔并浇筑形成若干混凝土柱,所述混凝土柱内预埋主钢筋,所述主钢筋的上部露出所述混凝土柱;
(2)在垃圾山的山体上均匀铺设植生袋;
(3)将钢筋交叉焊接在外露的所述主钢筋上形成钢筋网格拢住所述植生袋;
(4)对所述植生袋浇水养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山生态护坡方法,其特征在于浇筑混凝土柱之前先在所述山体整个区域上均匀覆盖素土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山生态护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素土层的厚度为25~50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山生态护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柱依行、列分布并垂直于所述山体设置,相邻两行的混凝土柱之间相互错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山生态护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柱深1.2~1.8m,所述主钢筋的长度为1.2~1.8m,露出所述山体的所述主钢筋的长度为0.3~0.7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山生态护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钢筋的直径为10~15mm,所述钢筋的直径为5~8mm。
7.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垃圾山生态护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山体的上下两端设置排水沟,在下端的所述排水沟之外设置挡土墙。
8.一种垃圾山绿化坡面,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垃圾山的山体中的若干混凝土柱、预埋在所述混凝土柱中的主钢筋和均匀铺设在所述垃圾山的山体上的植生袋,所述主钢筋上部露出所述山体,外露的所述主钢筋上交叉焊接有钢筋形成用于拢住所述植生袋的钢筋网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垃圾山绿化坡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袋与所述山体的表面之间还铺设有25~50cm的素土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垃圾山绿化坡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山体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排水沟,在下端的所述排水沟之外还设置有挡土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98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