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伸缩套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9616.3 | 申请日: | 2011-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6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石瑜;杨小勇;王玉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7/08 | 分类号: | F16L27/0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何强 |
地址: | 61706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伸缩 密封 结构 | ||
1.管道伸缩套密封结构,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管道(1)与第二管道(2),在第一管道(1)与第二管道(2)外活动套装有套筒(3),在套筒(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压盖(4)与第二压盖(5),所述第一压盖(4)固定套装在第一管道(1)外,第二压盖(5)固定套装在第二管道(2)外,其特征是:在第一压盖(4)与套筒(3)之间顺序布置有第一Y型密封圈(6)与第一V型弹性垫圈(7),所述第一V型弹性垫圈(7)配合在第一Y型密封圈(6)的Y型口(10)内且第一V型弹性垫圈(7)的V型口(11)与第一Y型密封圈(6)的Y型口(10)均朝向套筒(3),第一Y型密封圈(6)的唇边密封配合在第一管道(1)的外壁与套筒(3)的内壁之间;在第二压盖(5)与套筒(3)之间顺序布置有第二Y型密封圈(8)与第二V型弹性垫圈(9),所述第二V型弹性垫圈(9)配合在第二Y型密封圈(8)的Y型口(12)内且第二V型弹性垫圈(9)的V型口(13)与第二Y型密封圈(8)的Y型口(12)均朝向套筒(3),第二Y型密封圈(8)的唇边密封配合在第二管道(2)的外壁与套筒(3)的内壁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伸缩套密封结构,其特征是:在第一V型弹性垫圈(7)与第一压盖(4)之间设置有第一拉紧调节件,所述第一拉紧调节件从第一V型弹性垫圈(7)的V型口(11)穿过第一V型弹性垫圈(7)、第一Y型密封圈(6)的Y型口(10)、第一Y型密封圈(6)后连接在第一压盖(4)上,第一V型弹性垫圈(7)的V型夹角(α1)大于第一Y型密封圈(6)的Y型夹角(β1),且在第一拉紧调节件的拉紧方向上,第一V型弹性垫圈(7)与第一Y型密封圈(6)之间具有间距D1;在第二V型弹性垫圈(9)与第二压盖(5)之间设置有第二拉紧调节件,所述第二拉紧调节件从第二V型弹性垫圈(9)的V型口(13)穿过第二V型弹性垫圈(9)、第二Y型密封圈(8)的Y型口(12)、第二Y型密封圈(8)后连接在第二压盖(5)上,第二V型弹性垫圈(9)的V型夹角(α2)大于第二Y型密封圈(8)的Y型夹角(β2),且在第二拉紧调节件的拉紧方向上,第二V型弹性垫圈(9)与第二Y型密封圈(8)之间具有间距D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伸缩套密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拉紧调节件为第一联接螺栓(14),第一压盖(4)、第一Y型密封圈(6)、第一V型弹性垫圈(7)顺序布置在第一联接螺栓(14)的外端螺母(16)与内端螺母(20)之间;所述第二拉紧调节件为第二联接螺栓(15),第二压盖(5)、第二Y型密封圈(8)、第二V型弹性垫圈(9)顺序布置在第二联接螺栓(15)的外端螺母(18)与内端螺母(21)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伸缩套密封结构,其特征是:在第一联接螺栓(14)与第一V型弹性垫圈(7)之间设置有第一O型密封圈(24),在第二联接螺栓(15)与第二V型弹性垫圈(9)之间设置有第二O型密封圈(2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伸缩套密封结构,其特征是:在第一联接螺栓(14)的外端螺母(16)与第一压盖(4)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压缩元件(17);在第二联接螺栓(15)的外端螺母(18)与第二压盖(5)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压缩元件(19)。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管道伸缩套密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Y型密封圈(6)、第二Y型密封圈(8)采用丁晴橡胶或丁基橡胶制作,所述第一V型弹性垫圈(7)、第二V型弹性垫圈(9)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道伸缩套密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压盖(4)通过多个第一紧定螺钉(22)固定套装在第一管道(1)外;所述第二压盖(5)通过多个第二紧定螺钉(23)固定套装在第二管道(2)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961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