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可视金纳米棒试纸条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9478.9 | 申请日: | 2011-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5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兵;胥传来;刘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利兵;胥传来;刘丽强 |
主分类号: | G01N33/558 | 分类号: | G01N33/558;G01N33/531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时旭丹;刘品超 |
地址: | 410004 湖南省长沙市湘府中***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检测 曲霉 毒素 可视 纳米 试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快速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可视金纳米棒试纸条及制备方法,涉及赭曲霉毒素A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s)是曲霉属和青霉属的几个种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在寒冷的气候下,产毒霉菌主要是纯绿青霉(P.viridicatum)而在温暖的气候下,产毒霉菌主要是赭曲霉(A. Ochraceus)。赭曲霉毒素的基本化学结构是由异香豆素连接到β~苯基丙氨酸上的衍生物,有A、B、C、D四种化合物。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缩写OTA)的化学结构式为:
赭曲霉毒素B的分子结构中没有氯元素,赭曲霉毒素C是赭曲霉毒素A的乙酯,赭曲霉毒素D是4~羟基赭曲霉毒素A。从对谷物的污染率、污染水平及对人畜的毒性考虑,OTA是重要的有卫生学意义的霉菌代谢产生。OTA是稳定的无色结晶化合物,溶于极性溶剂和稀碳酸氢钠溶液,微溶于水。将OTA的乙醇溶液贮于冰箱中一年以上也无损失,但应避光保存,如接触紫外线,几天就会分解。
OTA主要污染谷物,在豆类、在动物饲料中OTA的污染率和污染水平远远超过供人食用的粮食。动物食用污染OTA的饲料,OTA蓄积于动物体内,在动物的肾、肝、肌肉和血液中都能检出OTA,人也可通过食用动物组织摄入OTA。OTA对实验动物的毒性主要表现为肾脏毒和肝脏毒,并有致畸和致癌作用。由OTA引起的天然发生的霉菌毒素病有丹麦和瑞典猪的霉菌毒素肾病,OTA也可能是巴尔干地区流行的人的地方性肾病的病因。我国对谷物,豆类及其相关制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限量为5ng/mL。
目前我国对赭曲霉毒素A残留的检测方法有薄层层析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等。但是仪器分析方法存在样品须经多步稀释、过滤、提取,制备复杂、繁琐的缺点。尽管HPLC-FLD方法是赭曲霉毒素A的确证方法,但是由于其操作繁琐,以及长时间的样本前处理过程,导致检测成本高,周期长,无法满足大批量样本快速筛查的要求。而免疫分析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检测时对样本的纯度要求不高而且操作简便,适用于大量样本的检测。目前ELISA方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Colloidal Gold Irnmuno-Chromatography Assay,简称为GICA)由于其廉价,特异,灵敏和快速等特点,被广泛地使用于兽药残留的快速筛查中。但ELISA试剂需要专用的实验室和专业人员进行检验,操作,时间较长,对人员的操作能力具有较高要求。而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适于现场检测,但灵敏度稍低,结果用肉眼直接观察,会产生误差,而且由于产品的灵敏度所限,目前国内用于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商品化胶体金试纸条尚没有在市场销售。
金纳米棒是一种尺度从几纳米到上百纳米的棒状金纳米颗粒,具有独特的光学、光电、光热、光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性质。金纳米棒拥有随长宽比变化,从可见(550 nm)到近红外(1550 nm)连续可调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波长,极高的表面电场强度增强效应(高至10e7倍),极大的光学吸收、散射截面,以及从50%到100%连续可调的光热转换效率。
此金纳米棒快速检测试纸的基本原理基于竞争免疫反应,即样品中的赭曲霉毒素A和固定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抗原OTA-BSA竞争结合金纳米棒标记的抗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利兵;胥传来;刘丽强,未经王利兵;胥传来;刘丽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94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