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磷无氟无重金属的替磷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9436.5 | 申请日: | 2011-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9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程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志刚 |
主分类号: | C23C22/40 | 分类号: | C23C22/40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长城专利事务所 43204 | 代理人: | 蔡大盛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磷无氟无 重金属 替磷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磷无氟无重金属的替磷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表面化学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磷化处理工艺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机械工业、家用电器、造船工业、航空工业、武器装备制造等领域。磷化技术通过100多年的发展,近代已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五金行业、家用电器和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磷化工艺在其工业应用领域得以大大地拓宽,使得其成为钢铁加工、防腐、装饰等不可缺少的重要工艺技术;据2009年01月26日中国钢铁磷化剂产业研究及市场预测报:2006年磷化剂产值211924亿元,2007年磷化剂产值257306亿元,2008年磷化剂产值300670亿元。
环境的严重污染,资源的过度开发,已使人类生存受到威胁。作为工业链中重要一环的金属磷化行业属高污染行业更是面临挑战;由于磷化产品是以磷酸、磷酸盐为基础,加上含锌、镍、铜、锰、铬等重金属盐和含氟盐作为添加剂配制而成,根据磷化工艺特性,磷化废水中不仅含磷、氟、锌、镍、铜、锰、铬等有害成分,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含磷废渣;
大量含磷废水的排放流入湖泊和海洋,导致了水体中磷超标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越来越严重。根据国家组织的湖泊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在20世纪70年代,全国大约27%的湖泊富营养化;80年代后期,富营养化的湖泊已经到了61%;90年代后期,有85%的湖泊富营养化。据此估计,目前不仅湖泊富营养化面积增加,全国范围的富营养化灾难也已形成;淡水富营养化后,水华﹙蓝藻﹚就会频繁出现,而且面积逐年扩散,持续时间逐年延长。近些年来,太湖、滇池、巢湖、洪泽湖等都有水华出现,就连流动的河流,如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下游汉口江段中也出现了水华。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但在世界环境日前夕,江苏省无锡市因太湖蓝藻引发公共饮水危机,在一夜之间让数百万群众的生活受到严重干扰;太湖流域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包含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等大中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八分之一至七分之一是太湖流域创造的。然而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却是太湖被污染。太湖地区废水排放量近32亿吨,氮近8万吨,磷5000吨。在一定气温下,蓝藻大面积积极迅速繁殖。当气温、水温变化时,蓝藻会突然死亡、腐烂,散发臭气。昔日碧波浩淼的太湖不仅变成了各类水藻的乐园,更为严重的是太湖流域近亿人口将发生饮水危机。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90年代外资的大举进入,这些年来,数以千计的污染企业在太湖沿岸聚集。尽管太湖治理一直没有停歇,但治理的速度终究赶不上污染的速度。这次无锡水危机,正是长期污染后太湖的一次报复。
富营养化的防治是水污染处理中最为复杂和困难的问题,营养物质去除的高难度,至今还没有任何单一的生物学、化学和物理措施能够彻底去除废水的氮、磷营养物质。通常的二级生化处理只能去除30-50%的氮、磷。10多年前,云南滇池蓝藻爆发。尽管近年来云南在蓝藻治理上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但是治理效果仍不理想。根据国外治理湖泊的经验,一个湖泊被污染,只要10年左右时间,而要恢复到被污染前的水质,至少要几十年,而花费的治理代价,更是成百上千亿的资金。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磷化剂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磷无氟无重金属的替磷剂,用以完全取代磷化剂,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降低企业治污费用;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这种替磷剂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本发明人在现有磷化技术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经过长期研究和试验,最后研制出一种既无磷无氟无重金属又能完全取代磷化剂的替磷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无磷无氟无重金属替磷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盐1-28%,酸1-15%,碱1-15%,添加剂0.1-5%,屏蔽剂0.1-9%,余量为自来水;其中所述盐为:硝酸镁,葡萄糖酸钠,钨酸钠和EDTA二钠 ;所述酸为:硝酸和葡萄糖酸;所述碱为片碱;所述屏蔽剂:由EDTA二钠,葡萄糖酸和水自制而成,所述添加剂:由葡萄糖酸,钨酸钠和水自制而成。
本发明所述无磷无氟无重金属替磷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备料:备齐所需原料:盐1-28%,酸1-15%,碱1-15%,添加剂0.1-5%,屏蔽剂0.1-9%,余量为自来水;
2、配制屏蔽剂:先取所配制产品的自来水的1-20%加入不锈钢反应釜中,加热到60-80℃,慢慢加入1-6%的盐进行溶解,溶解完毕后进行冷却,然后再慢慢加入0.1-5%的酸,待反应完成后冷却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志刚,未经程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94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沉泥巢设计
- 下一篇:耐磨捣固镐及其制造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