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柱塞泵防吸空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78536.6 | 申请日: | 2011-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0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童;曹捷;董可;舒代雄;史进武;吴学江;李海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柱塞 泵防吸空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吸空的方法及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液压柱塞泵的防吸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液压柱塞泵一般包括壳体、连接壳体的后盖,壳体的壳体腔内安装带配流盘的旋转组件,后盖上开有与壳体腔连接的吸油通道。液压柱塞泵在工作过程中吸油通道无法避免地会出现瞬间负压,频繁出现负压会使泵配流盘和缸体等零件接触表面疏松和剥落,即气蚀现象,这就要求对吸油通道进行增压,但目前很多主机上无法实现对连接吸油通道的油箱进行封闭增压,使得液压柱塞泵在使用中会出现气蚀,因而降低了液压柱塞泵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柱塞泵防吸空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可防止吸油通道吸空、气蚀,提高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柱塞泵防吸空方法,在柱塞泵的壳体腔与后盖的吸油通道之间通过单向连通,使得吸油通道出现负压后壳体腔内的液压油进入吸油通道进行补油,防止柱塞泵的吸油通道被吸空。
前述的柱塞泵防吸空方法中,所述吸油通道出现负压后壳体腔内的液压油进入吸油通道进行补油的方法,是吸油通道所需的液压油大于吸油口供油时,壳体腔内的液压油进入吸油通道进行补油。
一种用于柱塞泵的防吸空装置,包括壳体和后盖,壳体内设有壳体腔,后盖上设有与壳体腔连通的吸油通道,所述的后盖上还设有防吸空通道,防吸空通道一端连通吸油通道,另一端连通壳体腔;防吸空通道内设有单向阀装置。
前述的防吸空装置中,所述的单向阀装置包括固定在防吸空通道内的导向销和阀芯,导向销上套有与阀芯连接的弹簧。
前述的防吸空装置中,所述的阀芯上方经弹簧挡圈设有限位块。
前述的防吸空装置中,所述的限位块与后盖的防吸空通道是过盈配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在柱塞泵的壳体腔与后盖的吸油通道之间采用单向连通,使得吸油通道出现负压后壳体腔内的液压油进入吸油通道进行补油,防止柱塞泵的吸油通道被吸空,同时避免了气蚀现象,大幅度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本发明还提高了装置的集成度,有效的减少安装空间,便于使用,而且使用组件较少,实施结构比较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单向阀装置的阀芯通过导向销定向,弹簧提供压紧力,使阀芯与限位块之间完全接触和封严,密封性能好。
本发明通过试验得:本发明与常规泵相比,在煤机等工况下故障返修率降低90%,平均使用寿命增加115%。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单向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旋转组件,2-壳体,3-配流盘,4-单向阀装置,4a-弹性挡圈,4b-限位块,4c-阀芯,4d-导向销,4e-弹簧,5-后盖,6-防吸空通道,7-壳体腔,8-吸油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柱塞泵防吸空方法,在柱塞泵的壳体腔与后盖的吸油通道之间通过单向连通,使得吸油通道出现负压后壳体腔内的液压油进入吸油通道进行补油,防止柱塞泵的吸油通道被吸空。
所述吸油通道出现负压后壳体腔内的液压油进入吸油通道进行补油的方法,是吸油通道所需的液压油大于吸油口供油时,壳体腔内的液压油进入吸油通道进行补油。
一种用于柱塞泵的防吸空装置,构成如图1和2所示,包括壳体2和后盖5,壳体2内设有壳体腔7,后盖5上设有与壳体腔7连通的吸油通道8,所述的壳体腔7内设有带配流盘3的旋转组件1,所述的后盖5上还设有防吸空通道6,防吸空通道6一端连通吸油通道8,另一端连通壳体腔7;防吸空通道6内设有单向阀装置4。
所述的单向阀装置4包括固定在防吸空通道6内的导向销4d和阀芯4c,导向销4d上套有与阀芯4c连接的弹簧4e;所述的阀芯4c上方经弹簧挡圈4a设有限位块4b,增强阀芯的密封性。
所述的限位块4d与后盖5的防吸空通道6是过盈配合连接。
所述的吸油通道8的进油端是吸油口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85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物实验连续可调不同深度切口模型
- 下一篇:灯芯组装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