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灯管弯脚机的弯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8073.3 | 申请日: | 201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9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明;韩跃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安市鸿达设备制造安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3/045 | 分类号: | C03B23/045;C03B2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周烽 |
地址: | 311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灯管 弯脚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形节能灯管弯脚机中夹持管脚并将八字脚弯折成直脚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节能灯管因其小型化、节能、照明效果良好等因素,生产厂家众多,应用范围日广。该节能灯管中的螺旋形灯管在弯制过程中,受加工设备与工艺的局限,将一条直条形玻管弯制成一螺旋体后,其玻管的两端段,往往成八字形留在螺旋体的一端侧,俗称八字脚,这样的螺旋形管内尚未涂荧光粉,也未安装芯柱、钨丝和汞丸,行业中俗称为明管。八字脚的存在,无法使两脚插装在耐高温的塑件中装配成灯头,必须对八字脚折弯成与螺旋体的轴心线平行的两条直脚方可,这一弯脚工序一直以来由手工操作完成,经燃气喷烧软化后逐一弯制,工效低、操作工处于高温环境,弯制的用力和尺寸不能合理定值,随意性大,产品的弯制质量不稳定,等外品率和废品率高。为此,当今众多有志者都在攻关研制螺旋灯管弯脚机,研制成功并予公开的很少。CN102030463公开了中山市盛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螺旋灯管弯脚机”,是对整机技术的一项研制成果,CN201825852公开了杭州临安禾强电器有限公司的“螺旋型灯管弯脚机的管脚成型机构”,是对整机中一种装置的技术贡献。对于整机中的某一装置,未经对比试验,无法细化比对,孰是孰非、谁优谁劣,很难说清。因此,本申请人申请的“螺旋灯管弯脚机的弯脚装置”应该说与同行的类似装置结构各异,主要是从其对整机中各装置互相匹配来体现其结构特色和性能优劣,是众多已完成和将完成的研制成果之花中的一朵而已,现予以公开,期望在授权后保护自己权益的同时,贡献于社会。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螺旋灯管弯脚机的弯脚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螺旋灯管弯脚机的弯脚装置,包括气缸,夹具、滑块与滑轨,齿轮、齿条和进退气缸安装在箱体上,齿轮与齿条啮合,齿条内端与进退气缸的活塞杆相连,带有转动手轮的螺杆与齿条相平行,螺杆的一端经连板与进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箱体的下方有滑块和滑轨,齿轮的轴头上安装有夹具。
所说的夹具有夹持气缸,夹持气缸安装在齿轮的轴头上,夹持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两端各带一个轴承的推板,两轴承分别安装在呈X形排列的旋夹板上段的弧形槽内,旋夹板中段内侧有支板及将两支板固定在支架上的短轴,旋夹板下端的内侧有夹板和一端带有半圆形封块的胶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折弯部弧形过渡自然、无死角,成品率高,动作灵便、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夹具结构示意图(放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予以详述:参见图1与图2,本螺旋灯管弯脚机的弯脚装置,包括气缸,夹具、滑块与滑轨,其特征是齿轮3、齿条2和进退气缸1安装在箱体4上,齿轮与齿条啮合,齿条内端与进退气缸1的活塞杆相连,带有转动手轮9的螺杆8与齿条2相平行,螺杆8的一端经连板7与进退气缸1的活塞杆连接,箱体的下方有滑块6和滑轨5,齿轮3的轴头10上安装有夹具11。
参见图3,所说的夹具11有夹持气缸12,夹持气缸12安装在齿轮3的轴头10上,夹持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两端各带一个轴承14的推板13,两轴承14分别安装在呈X形排列的旋夹板15上段的弧形槽16内,旋夹板15中段内侧有支板20及将两支板固定在支架17上的短轴21,旋夹板下端的内侧有夹板18和一端带半圆形封块22的耐高温胶板19。
工作时,进退气缸1的活塞杆伸缩,带动齿条2作进退运动,使与齿条2啮合的齿轮3顺逆各旋转90°,致使与齿轮的轴头10连接的夹具11也作顺逆90°的旋转,对所夹持的管脚进行折弯。因进退气缸1的活塞杆的行程为定值,不能调节,需用转动手轮9(起定位螺母的作用)、螺杆8、滑块6和滑轨5共同作用,才使箱体4的进退距离可调。如此地进退运动与旋转运动同时进行,其合力和综合的运动轨迹,才对螺旋灯管双脚的折弯处产生三维概念上的自然弧形过滤成直脚。夹具11上的夹持气缸12的活塞杆伸出时推动推板13往外伸,推板13两端的轴承14前行时顺弧形槽16滑至该槽底部,逼使X字形的两旋夹板15在支板20和短轴21的共同作用下,下端内侧的夹板18(连同其内的胶板19)相向而行,完成闭合动作(如图3所示),夹紧了管脚同时封堵了管口,便于另一端的管口的吹气使折弯处玻管充盈、饱满。反之,活塞杆带动推板13和轴承14内收,夹板18连同胶板19一起张开,放开管脚和管口,停止吹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安市鸿达设备制造安装有限公司,未经临安市鸿达设备制造安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80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检测二针式水热参数传感器
- 下一篇:电脑内存卡座全自动光学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