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医用碳纤维缝线的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77707.3 | 申请日: | 2011-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9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妹;栾清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L17/14 | 分类号: | A61L17/14;A61B1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601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医用 碳纤维 缝线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缝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新型医用碳纤维缝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医用缝线技术领域。缝线是手术中最基本的材料之一,缝线应用在手术中为缝合各类组织和脏器,直至手术伤口愈合,既可结扎缝合血管,也可用来止血。缝线是一种消毒长丝,可以是单丝缝线,也可以是多丝缝线;通常手术以后,缝合处伤口容易受感染,缝线要求无菌、抗菌,并要求缝线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能、柔韧性和牢固度。最重要的要求是缝线的生物兼容性要好,对人体没有毒副作用。现有缝线不能满足多方面的高性能要求,应用范围有限。提高手术缝线的性能,对于加速伤口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抗拉强度高,质量轻,柔韧性好,生物兼容性好,使用方便,便于缝合的新型医用碳纤维缝线的制造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将抗拉强度极高的碳纤维用环氧树脂预浸成为复合增强材料,即为单向的连续纤维;碳纤维外层采用气相沉降法,经高温加热,使氯硅烷和高纯氢气发生反应,氯硅烷裂解为氯化氢和碳化硅,碳化硅沉积在碳纤维表面形成碳化硅层,碳化硅层外层再沿受拉方向粘贴聚丙烯,形成聚丙烯层,再用聚羟基乙酸材料进行包膜,制成一种新型的复合结构缝线。在整个制造过程中绿色无污染。本发明增强了原有缝线的受力,增大了结构的拉伸能力,提高了结构的强度,刚度,抗裂性,延伸性。
碳纤维材料是高强度碳纤维单向排列,用微量的树脂浸渗后作为修复补强的加固材料,提高了原有碳纤维的抗拉强度,具有重量轻,高弹性,高强度,高耐久性的特点。气化碳化硅层后,需自然养护3~5小时达到初期固化,固化期间免受外界干扰和碰撞。
由于本发明具有抗拉强度高,质量轻,柔韧性好,生物兼容性好,使用方便,便于缝合的特点,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新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碳纤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剖层示意图。
图1~图2中所示的附图标记如下:1、碳纤维,2、环氧树脂,3、碳化硅,4、聚丙烯,5、聚羟基乙酸。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将碳纤维1用环氧树脂2预浸成为复合增强材料,即为单向的连续纤维;碳纤维1外层采用气相沉降法,经高温加热,使氯硅烷和高纯氢气发生反应,氯硅烷裂解为氯化氢和碳化硅3,碳化硅3沉积在碳纤维1表面形成碳化硅3层,碳化硅3层外层再沿受拉方向粘贴聚丙烯4,形成聚丙烯4层,再用聚羟基乙酸5材料进行包膜,制成一种新型的复合结构缝线。
气化碳化硅层后,需自然养护3~5小时达到初期固化,固化期间免受外界干扰和碰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77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用电器保护件
- 下一篇:楼宇空调自动监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