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用汽车发动机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7706.9 | 申请日: | 2011-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6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宋立;亢明辉;金国石;李芳芳;陈爱军;王凤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5/20 | 分类号: | C09K5/20;C23F11/00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乔丽艳 |
地址: | 114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发动机 冷却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液,特别是一种矿用汽车发动机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汽车冷却液适用于普通货运汽车、公路重型汽车、客车和一般工程机械使用。它针对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而研发的,轻量化的发动机缸体、气缸盖、水箱散热器、水泵等由铝及铝合金制造。故要求冷却液对铝合金的保护性能要好,主要侧重于防止铝合金的点蚀和铸铝合金传热腐蚀等。普通汽车、公路重型汽车冷却系统采用干式气缸套,冷却液不与缸套接触。非公路用矿山重型自卸汽车冷却系统采用湿式气缸套,冷却液与缸套接触。
构成冷却系的金属材料主要有紫铜、黄铜、碳钢、铸铁、焊锡、铸铝等6种金属,而对于矿用重型自卸汽车和矿山大型工程机械柴油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几乎不含铝合金制品,水箱散热器均由黄铜、紫铜、焊锡等制造。普通冷却液在矿山使用中暴露出诸如水箱散热器腐蚀等严重问题。中国专利CN200610156131.4,名称为一种新型重负荷发动机冷却液配方及制备方法。该专利使用巯基苯并噻唑钠作为铜缓蚀剂,配方为无机型。无机型冷却液不适应矿山重负荷柴油发动机冷却系统。
目前,国内外冷却液对有色金属,特别是对铜金属防护上采用的缓蚀剂主要是巯基苯并噻唑。巯基苯并噻唑的缓蚀作用,主要是依靠硫和氮环的阴离子基团与金属铜表面上的活性铜原子或铜离子产生一种化学吸附作用,或进而发生的螯合作用从而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防止铜溶解,使铜散热器得到保护。
这种缓蚀剂在使用中存在三个问题:
(1)巯基苯并噻唑在PH值降低时,巯基基团发生离解,导致溶液中析出不溶物。固体巯基苯并噻唑加入时,液面上出现漂浮。
(2)在溶液中的氧或氧化剂作用下,巯基苯并噻唑可能发生氧化生成二硫化物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3)巯基苯并噻唑抗氯性较差,在溶液中有氯存在时,易被氯氧化成二硫化物,使原先的保护膜破坏。
由于矿用汽车柴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特殊结构和使用条件非常苛刻等问题,巯基苯并噻唑对重负荷的矿用汽车柴油发动机冷却系统铜金属保护缺乏针对性,从而导致铜散热器及其它金属腐蚀。
使用甲基苯三唑作为缓蚀剂的有机型冷却液的中国专利有:CN201010602781.3,名称为一种发动机无水冷却液;CN201010515736.4,名称为全有机型发动机冷却液;CN01131412.5,名称为有机型发动机冷却液。所述这三个专利配方含有甲基苯三唑,及起协同缓蚀作用的其他组分,适用于普通汽车、公路重型汽车冷却系统采用干式气缸套一般汽车用冷却液,不适用矿山重负荷柴油发动机冷却系统湿式气缸套抑制穴蚀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用汽车发动机冷却液。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矿用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的制备方法。
解决冷却液对矿山重型自卸汽车柴油发动机及矿山大型工程机械柴油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紫铜、黄铜、碳钢、铸铁、焊锡、铸铝等6种金属的综合防护能力,特别对铜金属的腐蚀抑制作用,使冷却液产品性能达到长效稳定。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矿用汽车发动机冷却液,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配比的原料混合经搅拌制成:
辛癸酸 1.7~3.3%
癸二酸 1.1~1.7%
2-乙基己酸 0.5~1.2%
甲基苯三唑 0.08~0.36%
钼酸钠 0.6~0.95%
亚硝酸钠 0.6~0.95%
聚乙二醇 0.01~0.04%
醇溶耐嗮黄 0.65~1.6%
去离子水 30~60%
乙二醇 40~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矿业公司,未经鞍钢集团矿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77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酶-辅助的核酸环化和扩增
- 下一篇:收集和扩增循环核酸的方法和装置